客家頭條>筆陣

【名家說嶺南·江冰】食在廣州的背後,無數好意頭和故事與喜慶節日相連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9月16日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食在廣州的背後,無數好意頭和故事與喜慶節日相連

中秋國慶雙節將近,又是廣州人舉行歡聚小宴的旺季。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637.jpg

印象大埔,出品果然非同一般,超越廣州多家客家菜。 

與我前年梅州之行印象中當地名店出品相比,亦不遜色。出品完全進入都市:不鹹不膩,一派天真。 

土豬肉湯一向穩定,且更清更鮮;鹽焗雞也有改良,雞肉勁道入味;幾樣山蔬十分耀眼:蕨菜、苦筍、刀豆,葷素搭配,味道可圈可點;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4.jpg

就是尋常麥菜與點心老鼠炍,也食得幾分山野氣息。頗得客家菜山珍河鮮,食材純美之精髓。 

大埔尚未去過,其名頭不少:長壽之鄉、青花瓷之鄉、名茶之鄉、花環之鄉、廣東漢樂之鄉、人文品味小城、中央蘇區縣。 

印象中大埔出過國共兩黨高層人才、將軍近百,華僑眾多。亦是廣東一處得近代風氣之先,擁有傳統與現代融合之精彩紛呈的小城,期待來日訪問。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9.jpg

雲南石鍋魚,令人眼前一亮。 

石鍋用高壓蒸汽快速加熱,食材講究,比傳統汽鍋時間減少,但色香味並不遜色。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6.jpg

同時,餐具與造型上更加合乎粵菜為主流的廣州市場,石鍋蓋草帽奪人眼球。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0.jpg

老廣喜食魚喜食材原味喜清淡。外幫菜入粵,必得下雙倍的用心與功夫。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8.jpg

飲食與養生是廣東人的生活底色:一菜一肴,桔井泉香,蘊含著廣東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往與追求,蘊含著廣東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和養身心,生生不息」的養生哲學。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5.jpg

聽國家高級烹飪大師吳自貴講述粵菜精髓: 

春夏清淡、秋冬濃鬱,肥而不膩、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 

廣州市區裏有不少城中村,幾乎每條連通珠江的河湧邊,都有不同姓氏的祠堂,呼應著潛伏湧中的龍舟。 

去村裏食飯,就有地道土菜。他們既是珠江新城豪門盛宴的祖師爺,又保留幾百年的鄉土味道,比如撈起,比如魚生,比如龍虱。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1.jpg

龍虱又稱水蟑螂,椒鹽龍虱就是夏天美味。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1.jpg

當然還有秋天的蟹,鮮活的蝦,碩大的冬瓜盅,讓你感動,粵菜美好。 

每次看到盆景一般荔枝圓,藝術品般完美以致不忍下箸。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7.jpg

還是東坡先生說得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把盆景樹上的丸子摘下來入口,味道並無驚豔;這是一款審美價值高於實用的出品。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2.jpg

廣府的「撈起」亦成創意菜。 

雞絲與佐料可以變身,但結局相同:撈起撈起——風生水起。 

粵菜妙在除了味道豐富,無數意頭牽引嶺南故事,粵菜文化傳統也。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3.jpg

每逢節日,酒文化即上位凸顯,從紅酒洋酒啤酒到傳統高度白酒。 

茅臺茅臺,白酒旗幟;老廣醬酒,屬於嶺南,透著親切;「夢名著」京酒,背後站著一部紅樓夢,十二金釵令人遐想。 

中國十大名畫、十大山水、十大美女等均為文化貼牌。酒的類別消費起伏,其間亦有文化心理變幻。 

賣酒賣到最後靠文化。喝得不是酒,是文化。酒在中國市場近40年的跌宕起伏,亦是一部中國消費文化史。 

電白,毗鄰高州、茂名,古時冼夫人高涼郡地盤。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2.jpg

綿延海岸,海鮮優勢:一盤蝦鮮豔,一煲雜魚味鮮,蠔炸魚炸豆腐炸——廣府人多半會覺得上火,但「三炸」與黃豆芽炒大腸卻構成電白特色,有一份好食材質樸烹飪風的光采,好嘢。 

食電白菜,總有一種懷念在: 

無論你如何蓬勃想象,你始終明白懷念的起點就是那位被譽為「嶺南聖母」的冼夫人,躍馬揚鞭高涼郡,那麼颯那麼美。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7.jpg

微信朋友圈裏有家長抱怨: 

幼兒園孩子做創意豬籠+豬籠餅,家長被老師要求「親子完成」豬籠,而且必須運用環保材料,造型有創意,呼應豬籠餅。 

兩代人費力用心做豬籠,又繁忙又喜悅。只為合乎好意頭「豬籠入水」。 

粵語中,「豬籠入水」被引申為財富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入,寓意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多好多喜慶。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0.jpg

中秋宴,有酒有雞有話題。當下紛紛擾擾,古典詩意翩躚;好意頭熠熠生輝,化解煩惱;好故事肆意飛揚,支撐信念。

身體的親近,思念的遙遠。一輪明月,無限寄托,已成我們的生命基因。 

活在先人的目光中:我們是天地一沙鷗,天地間精華——我們是「行走的祖宗」。 

好酒好菜湧現好詩好字,而好句子就像閃閃發亮的金子,收入行囊,鼓舞自己,邊走邊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廣東人張九齡的千古佳句。 

讓我們舉杯邀明月,且行且珍惜;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2024-9 廣州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名家簡介】

52928153_5a00fa29-9524-4d1e-bfaf-b0a3cebe086ecopy.jp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食在廣州的背後,無數好意頭和故事與喜慶節日相連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9月16日

中秋國慶雙節將近,又是廣州人舉行歡聚小宴的旺季。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637.jpg

印象大埔,出品果然非同一般,超越廣州多家客家菜。 

與我前年梅州之行印象中當地名店出品相比,亦不遜色。出品完全進入都市:不鹹不膩,一派天真。 

土豬肉湯一向穩定,且更清更鮮;鹽焗雞也有改良,雞肉勁道入味;幾樣山蔬十分耀眼:蕨菜、苦筍、刀豆,葷素搭配,味道可圈可點;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4.jpg

就是尋常麥菜與點心老鼠炍,也食得幾分山野氣息。頗得客家菜山珍河鮮,食材純美之精髓。 

大埔尚未去過,其名頭不少:長壽之鄉、青花瓷之鄉、名茶之鄉、花環之鄉、廣東漢樂之鄉、人文品味小城、中央蘇區縣。 

印象中大埔出過國共兩黨高層人才、將軍近百,華僑眾多。亦是廣東一處得近代風氣之先,擁有傳統與現代融合之精彩紛呈的小城,期待來日訪問。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9.jpg

雲南石鍋魚,令人眼前一亮。 

石鍋用高壓蒸汽快速加熱,食材講究,比傳統汽鍋時間減少,但色香味並不遜色。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6.jpg

同時,餐具與造型上更加合乎粵菜為主流的廣州市場,石鍋蓋草帽奪人眼球。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0.jpg

老廣喜食魚喜食材原味喜清淡。外幫菜入粵,必得下雙倍的用心與功夫。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8.jpg

飲食與養生是廣東人的生活底色:一菜一肴,桔井泉香,蘊含著廣東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往與追求,蘊含著廣東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和養身心,生生不息」的養生哲學。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5.jpg

聽國家高級烹飪大師吳自貴講述粵菜精髓: 

春夏清淡、秋冬濃鬱,肥而不膩、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 

廣州市區裏有不少城中村,幾乎每條連通珠江的河湧邊,都有不同姓氏的祠堂,呼應著潛伏湧中的龍舟。 

去村裏食飯,就有地道土菜。他們既是珠江新城豪門盛宴的祖師爺,又保留幾百年的鄉土味道,比如撈起,比如魚生,比如龍虱。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1.jpg

龍虱又稱水蟑螂,椒鹽龍虱就是夏天美味。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41.jpg

當然還有秋天的蟹,鮮活的蝦,碩大的冬瓜盅,讓你感動,粵菜美好。 

每次看到盆景一般荔枝圓,藝術品般完美以致不忍下箸。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7.jpg

還是東坡先生說得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把盆景樹上的丸子摘下來入口,味道並無驚豔;這是一款審美價值高於實用的出品。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32.jpg

廣府的「撈起」亦成創意菜。 

雞絲與佐料可以變身,但結局相同:撈起撈起——風生水起。 

粵菜妙在除了味道豐富,無數意頭牽引嶺南故事,粵菜文化傳統也。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23.jpg

每逢節日,酒文化即上位凸顯,從紅酒洋酒啤酒到傳統高度白酒。 

茅臺茅臺,白酒旗幟;老廣醬酒,屬於嶺南,透著親切;「夢名著」京酒,背後站著一部紅樓夢,十二金釵令人遐想。 

中國十大名畫、十大山水、十大美女等均為文化貼牌。酒的類別消費起伏,其間亦有文化心理變幻。 

賣酒賣到最後靠文化。喝得不是酒,是文化。酒在中國市場近40年的跌宕起伏,亦是一部中國消費文化史。 

電白,毗鄰高州、茂名,古時冼夫人高涼郡地盤。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2.jpg

綿延海岸,海鮮優勢:一盤蝦鮮豔,一煲雜魚味鮮,蠔炸魚炸豆腐炸——廣府人多半會覺得上火,但「三炸」與黃豆芽炒大腸卻構成電白特色,有一份好食材質樸烹飪風的光采,好嘢。 

食電白菜,總有一種懷念在: 

無論你如何蓬勃想象,你始終明白懷念的起點就是那位被譽為「嶺南聖母」的冼夫人,躍馬揚鞭高涼郡,那麼颯那麼美。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7.jpg

微信朋友圈裏有家長抱怨: 

幼兒園孩子做創意豬籠+豬籠餅,家長被老師要求「親子完成」豬籠,而且必須運用環保材料,造型有創意,呼應豬籠餅。 

兩代人費力用心做豬籠,又繁忙又喜悅。只為合乎好意頭「豬籠入水」。 

粵語中,「豬籠入水」被引申為財富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入,寓意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多好多喜慶。 

微信图片_20240914103710.jpg

中秋宴,有酒有雞有話題。當下紛紛擾擾,古典詩意翩躚;好意頭熠熠生輝,化解煩惱;好故事肆意飛揚,支撐信念。

身體的親近,思念的遙遠。一輪明月,無限寄托,已成我們的生命基因。 

活在先人的目光中:我們是天地一沙鷗,天地間精華——我們是「行走的祖宗」。 

好酒好菜湧現好詩好字,而好句子就像閃閃發亮的金子,收入行囊,鼓舞自己,邊走邊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廣東人張九齡的千古佳句。 

讓我們舉杯邀明月,且行且珍惜;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2024-9 廣州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名家簡介】

52928153_5a00fa29-9524-4d1e-bfaf-b0a3cebe086ecopy.jp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