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專家張志剛:乘十五運東風!發出灣區最強音,加速粵港澳融合
作為首次由粵港澳聯合承辦的大型綜合性賽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具有曆史性的重要意義,也為粵港澳帶來無限機遇。9月26日,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出席「全運大講堂」的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兩位專家就粵港澳如何借助體育賽事推動區域協同、廣州如何以賽興城等話題建言獻策,他們期望粵港澳加強互聯互通,攜手並進,共創全運盛會。
張志剛
透過全運,展示「一國兩制」區域特色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五周年。經過五年努力,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灣區內城市間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張志剛認為,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不僅是中央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就,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機遇。
方舟表示,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聯辦,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慮,一方面通過十五運會展示「一國兩制」的區域特色,另一方面通過三地聯辦的方式,促進大灣區的整合與塑造。「我們要打造擁有8700萬人口的共同家園的概念。」方舟說。
張志剛表示,無論是經濟硬實力或文化軟實力,粵港澳大灣區都具有雄厚的「立體競爭力」。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整個大灣區擁有7.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在嶺南文化、對外貿易和中西交流等方面都擁有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曆史積澱。張志剛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當牢牢把握舉辦全運會的契機,向世界發出大灣區之聲,展現大灣區速度。
互聯互通,激發灣區融合新概念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體系」背景下舉辦,張志剛認為,這是展示「一國兩制」實踐的絕佳契機,為粵港澳三地在不同制度下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先行先試的平臺。「十五運會將實現三地人流、物流、資訊等方面更加快速地流動,發揮最大功效。」張志剛說。
張志剛認為十五運會將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融合構想的生動實踐和有力嘗試,「三地通過聯辦十五運會先行先試,在這個過程中汲取成功經驗,將體育場景推廣到市民生活中。」他期待通過十五運會激發三地融合發展的新概念、新思路,以十五運會為試金石和突破口,從而實現三地在經濟、文化和市民生活等層面的深度融合。
方舟更希望借助大灣區攜手舉辦十五運會的契機,在「一國兩制」下嘗試全新的合作模式,這種嘗試不僅局限在運動會的舉辦,而是透過運動會,在機制上實現粵港澳三地更緊密的合作,這是十五運會聯辦的核心意義。
張志剛相信,加強互聯互通,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以「體育+文旅」的方式,通過合作舉辦賽事、共享市場資源、開發旅遊產品等方式,以體育為媒,將粵港澳三地的優勢資源進行互利互補,有利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和文化產業的和諧發展,同時帶動體育裝備制造業和服裝業發展,促進體育人才培養。
對於廣州如何通過全運會推動城市發展,張志剛指出,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在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特別是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廣州應抓住機會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水平,通過賽事推廣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和投資者。
張志剛和方舟(左)
面向未來,推動全運持續發展、灣區經濟騰飛
張志剛還對全運會後的持續發展提出了思考。一方面,他建議粵港澳要打造具備影響力、固定時間舉辦的文體賽事IP。通過打造賽事IP,可以擴大賽事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促進三地的交流融合,對於推動粵港澳的體育產業發展和城市經濟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應充分考慮全運會場館賽後的可利用性。三地要探索對賽後場館進行多元化改造,為體育、文化、商業等活動預留利用空間,同時引入藝術、會展、餐飲等多種產業形態,打造場館經濟產業鏈,為賽事聯動、全民健身跨境互動、體育消費資源分享等奠定基礎。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圖/視覺中國
「粵港澳三地要硬聯通、軟聯通,更要心聯通。」張志剛期待,通過全運會,粵港澳能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以及重要戰略地位作用,聯通國內外資源,將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成為粵港澳經濟重要增長點以及區域合作交流重要手段,攜手合作,講好新時代的大灣區故事。張志剛表示,十五運會將是三地不同曆史文化的協同展示,文化內涵將更為豐富,「粵港澳本來就是一家人,將不同文化不同曆史融合展示,我相信會引來全世界的興趣和關注。」
方舟則希望借助十五運的東風,充分發揮廣州在大灣區領頭羊的重要角色作用,與香港、澳門緊密配合,形成大灣區三角式的穩定發展核心架構。以廣州為頂點,以港澳為支點,從而盤活整個灣區,讓大灣區真正成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都會圈之一。
文、圖|記者 柴智
作為首次由粵港澳聯合承辦的大型綜合性賽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具有曆史性的重要意義,也為粵港澳帶來無限機遇。9月26日,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出席「全運大講堂」的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兩位專家就粵港澳如何借助體育賽事推動區域協同、廣州如何以賽興城等話題建言獻策,他們期望粵港澳加強互聯互通,攜手並進,共創全運盛會。
張志剛
透過全運,展示「一國兩制」區域特色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實施五周年。經過五年努力,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灣區內城市間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張志剛認為,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不僅是中央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就,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機遇。
方舟表示,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聯辦,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慮,一方面通過十五運會展示「一國兩制」的區域特色,另一方面通過三地聯辦的方式,促進大灣區的整合與塑造。「我們要打造擁有8700萬人口的共同家園的概念。」方舟說。
張志剛表示,無論是經濟硬實力或文化軟實力,粵港澳大灣區都具有雄厚的「立體競爭力」。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二,整個大灣區擁有7.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在嶺南文化、對外貿易和中西交流等方面都擁有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曆史積澱。張志剛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當牢牢把握舉辦全運會的契機,向世界發出大灣區之聲,展現大灣區速度。
互聯互通,激發灣區融合新概念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體系」背景下舉辦,張志剛認為,這是展示「一國兩制」實踐的絕佳契機,為粵港澳三地在不同制度下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先行先試的平臺。「十五運會將實現三地人流、物流、資訊等方面更加快速地流動,發揮最大功效。」張志剛說。
張志剛認為十五運會將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融合構想的生動實踐和有力嘗試,「三地通過聯辦十五運會先行先試,在這個過程中汲取成功經驗,將體育場景推廣到市民生活中。」他期待通過十五運會激發三地融合發展的新概念、新思路,以十五運會為試金石和突破口,從而實現三地在經濟、文化和市民生活等層面的深度融合。
方舟更希望借助大灣區攜手舉辦十五運會的契機,在「一國兩制」下嘗試全新的合作模式,這種嘗試不僅局限在運動會的舉辦,而是透過運動會,在機制上實現粵港澳三地更緊密的合作,這是十五運會聯辦的核心意義。
張志剛相信,加強互聯互通,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以「體育+文旅」的方式,通過合作舉辦賽事、共享市場資源、開發旅遊產品等方式,以體育為媒,將粵港澳三地的優勢資源進行互利互補,有利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和文化產業的和諧發展,同時帶動體育裝備制造業和服裝業發展,促進體育人才培養。
對於廣州如何通過全運會推動城市發展,張志剛指出,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在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特別是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廣州應抓住機會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水平,通過賽事推廣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和投資者。
張志剛和方舟(左)
面向未來,推動全運持續發展、灣區經濟騰飛
張志剛還對全運會後的持續發展提出了思考。一方面,他建議粵港澳要打造具備影響力、固定時間舉辦的文體賽事IP。通過打造賽事IP,可以擴大賽事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促進三地的交流融合,對於推動粵港澳的體育產業發展和城市經濟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應充分考慮全運會場館賽後的可利用性。三地要探索對賽後場館進行多元化改造,為體育、文化、商業等活動預留利用空間,同時引入藝術、會展、餐飲等多種產業形態,打造場館經濟產業鏈,為賽事聯動、全民健身跨境互動、體育消費資源分享等奠定基礎。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圖/視覺中國
「粵港澳三地要硬聯通、軟聯通,更要心聯通。」張志剛期待,通過全運會,粵港澳能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以及重要戰略地位作用,聯通國內外資源,將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成為粵港澳經濟重要增長點以及區域合作交流重要手段,攜手合作,講好新時代的大灣區故事。張志剛表示,十五運會將是三地不同曆史文化的協同展示,文化內涵將更為豐富,「粵港澳本來就是一家人,將不同文化不同曆史融合展示,我相信會引來全世界的興趣和關注。」
方舟則希望借助十五運的東風,充分發揮廣州在大灣區領頭羊的重要角色作用,與香港、澳門緊密配合,形成大灣區三角式的穩定發展核心架構。以廣州為頂點,以港澳為支點,從而盤活整個灣區,讓大灣區真正成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都會圈之一。
文、圖|記者 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