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文化品牌建設15載,內外合力講好惠州故事

来源:金羊網 作者:林海生 鐘敏玲 时间:2024年09月29日
分享:

文化品牌建設15載,內外合力講好惠州故事

2009年9月27日,一曲宏偉莊嚴的《紅旗頌》,揭開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神秘面紗,中國頂尖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表演開啟了惠州高雅藝術殿堂的新篇章。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已與惠州相伴了15載,15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共接待承辦演出2253場,吸引觀眾超200萬人次,公益活動場次437場。

15年時間裏,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在滿足惠州市民文化藝術需求的同時,在培養市民文化消費習慣、普及藝術教育、惠州文化傳承等方面持續性創新,不斷助力惠州文化強市建設。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逐步成為惠州文化傳播窗口

8月16日,《只此青綠》這部從名畫中走出來的唯美舞劇登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為市民提供一場持續3晚的文化盛宴。《只此青綠》在惠州掀起了一場藝術熱潮,不單吸引了諸多惠州市民,還有不少劇迷專門從外地趕到惠州觀看演出。

15年間,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組織舉辦了多場交響樂、芭蕾舞、話劇、音樂劇、演唱會等高端演出,每年都推出「戲劇·舞蹈演出季」「秋冬演出季」「打開藝術之門」「市民音樂會」「大劇院藝術節」等品牌活動。

十五年間,傅聰、劉詩昆、郎朗等著名鋼琴家,呂思清等小提琴演奏家,戴玉強、莫華倫、魏松等歌唱家,楊麗萍、金星等舞蹈家;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央芭蕾舞團、楊麗萍大型現代舞劇《孔雀》《十面埋伏》《雲南映像》、陝西人藝話劇《白鹿原》、賴聲川話劇《暗戀桃花源》、周莉亞和韓真共同執導《只此青綠》、舞劇《詠春》《孔雀》等國內經典作品在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演。

到劇院除了看劇,還能幹什麼?「我們在引進演出的時候,盡可能也會給惠州本地的歌手、合唱團創造與‘大師’同臺演繹,面對面的機會,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鼓勵惠州本地的藝術創作。」惠州市保利文化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金花表示,希望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滋養更多的文化種子。

52954634_497d97a3-fbbc-4204-b328-886f4f94ffcd.jpg

龔琳娜與惠州本地合唱團合唱歌曲

今年7月,在龔琳娜的專場音樂會上,她與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合唱團合作了《木瓜》《夢想號子》。本次合作,從排練到上臺,龔琳娜全程親自指導,「我希望孩子在臺上演唱《詩經》的時候,能夠對傳統文化有一種自豪感,這樣他們以後再去學古詩詞,再去了解民歌,就不會覺得很遙遠了。」龔琳娜說。

十五年時間裏,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在邀請名家名團進行精品演出的同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策劃「大師與市民面對面」。2021年郎朗到惠州演出時,就現場指導了惠州鋼琴的愛好者「要走出琴房,多問多學多探索,將鋼琴當作交友的橋梁,多些切磋,多與專業人員請教」。此舉獲贊無數,現場反響熱烈,市民反映收獲頗豐。2014年,實力唱將趙傳邀請惠州本土青年歌手同臺演唱《我是一只小小鳥》,引爆全場……

52954634_e954e99e-d1d8-4982-89b4-301b03b9514b.jpg

郎朗與惠州市民「面對面」交流

伴隨著一場場高端劇目的上演,不少演藝界的大咖也走進惠州。不同的人口中,惠州有不同的樣子,通過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這一鏈接點,惠州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龔琳娜在音樂會開始之前,她特地帶著團隊到惠東采風。「我這次來惠州最大的收獲是去了海邊,學到了惠東漁歌調,這對我來說是寶。只有真正去采風,才能知道那些歌背後的生命。」龔琳娜說。後來,龔琳娜將惠東漁歌和陝西民歌、貴州苗族「飛歌」等方言歌曲一起通過電視屏幕,讓全國人民所認知。

在此之前,話劇《暗戀桃花源》到惠州巡演時,著名演員黃磊、著名主持人何炅和一眾演員到紅花湖綠道打卡,吸引了一批批粉絲,也使更多的人認識惠州、了解惠州。郎朗到惠時還盛贊「惠州是一個像G大調一樣的城市,讓人感覺輕松舒適」。

事實上,近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已經逐步成為惠州文化傳播的窗口,《紅色東江頌》《漁家》等惠州本地原創劇目在此演繹,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對內賦能,對外鏈接資源,聚成合力,講好惠州文化故事。

52954634_cf69a318-f619-4ef3-8eb1-429730447771.jpg

郎朗盛贊「惠州是一個像G大調一樣的城市,讓人感覺輕松舒適」

【打造新型消費空間】

通過「劇院+」 引入時下新業態

惠州是一座年輕活力的時尚城市,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因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而多一點愛這座城市的理由?

真相不止一個,結局由你來定。2023年10月,全國首部環境式懸疑戲劇殺《切西婭》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上演,將眼下流行的「劇本殺」遊戲與舞臺劇融合,觀眾既是看戲人,也是角色扮演者,還是遊戲玩家。

「一場謀殺,四個嫌疑人,四段真假難辨的自我辯護……對於我們這些探案迷來說,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沉浸式體驗。」劇本殺愛好者「萊斯」說,這是一種別樣新體驗,跟隨著演員們一起完成劇情,他也有一種參與創作的感覺。「傳統文化跟現在流行文化進行嫁接,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體驗,互動,最終實現‘破圈’,很棒。」

隨著《脫口秀大會》等節目的火爆,脫口秀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占領年輕人的娛樂領域,並引發熱烈追捧。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2024年的劇目清單中,多場脫口秀節目也備受市民觀眾的喜愛。

「我們劇院和脫口秀在觀眾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重疊性’,脫口秀進劇院或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楊金花說。「喜歡脫口秀的多是年輕人,而這一群體正是影院的主要受眾,有句話叫‘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或許是劇院未來的一種打開方式。」

近年來,緊跟外界時尚潮流,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開啟相聲、脫口秀、沉浸式劇本殺等多種「出圈跨界」 多元化經營,通過「劇院+」 引入時下最受熱捧的新業態。楊金花認為,現如今的劇院不應該僅僅是一個演出場所,而應是基於文藝演出的新型消費空間。

基於這樣的想法,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大膽創新,在場內引進了一些消費業態,如周末舉辦親子遊園會、引進一些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的疊加,不僅讓此地成為許多市民休閑的打卡地,還增強了用戶黏性和忠誠度。

【培養市民消費習慣】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看劇」成為現實

用藝術溫暖城市。事實上,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對惠州的改變遠不止於此。

2021年9月8日晚,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內光影交替,音符如溪水般流淌……郎朗《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精彩上演。盡管這場音樂會演出時間幾經更改,數度退票,但惠州觀眾的熱情依舊高漲,票面價格2021元的「最貴票」也被搶購一空。

「說實話,售票速度確實出乎我們意料,特別是高價票,這說明惠州文化消費市場正在崛起。」楊金花說。

十五年的時間,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粉絲群已經慢慢「浮出水面」。「以前,很多人沒有為文化藝術消費的意識,索要贈票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們也大為頭疼。」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化藝術中心成立之初,售票窗口鮮有人問津。

也是在十五年前,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展示在大廳裏的條條演出規範給了惠州市民一個「下馬威」。「遲到者不得入場」「觀看演出要求服裝整潔,不宜穿背心、短褲、拖鞋入場」「不允許拍照」……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運營之初,很多市民對這些「規矩」並不能接受,工作人員總要耐心解釋半天。

「剛開始的時候,文化藝術中心的大廳內到處都是觀演禮儀的介紹。」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資深粉絲林旭說,如今,他每次來到文化藝術中心觀演時發現,來看演出的觀眾已經主動遵從與維護這些規矩。「我想,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規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惠州人的素質。」林旭說。

從索要贈票到自發購票,從藝術可有可無到「請人出汗不如請人看劇」,從衣著隨便到盛裝出席……這些改變,都是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為惠州城市文明進步作出的貢獻。

一臺臺高水准的演出、一場場精心設計的活動、一次次與觀眾交心的座談……不知從何時起,音樂和藝術漸漸成為了陪伴惠州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52954634_0ccb7668-1335-404e-9647-0b15a128896c.jpg

《暗戀桃花源》登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

這種變化從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的票房情況便可以看出。2013年,《暗戀桃花源》在惠州首演兩場便「水土不服」,即便有何炅、黃磊兩位明星演員加持,但票房表現寡淡,大量贈票在論壇上流通;2019年,《暗戀桃花源》繼續在惠州開演兩場,依舊是何炅、黃磊搭檔,票房表現相當驚豔,第一場開票不到1天就售罄,而第二場開票2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我們真切感受到惠州藝術氛圍的變化。」楊金花說,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消費群體中已經出現了「二代傳承」,即十五年前的首代消費者,經常帶著他們的小孩到場看演出。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兩年最受家長歡迎的是劇院夏令營,每年總共兩期,每期一推出,當天即滿員。據了解,該夏令營以劇場為實驗基地,孩子們從以往的「看客」變成了「體驗者」,通過「開發·探索·體驗」的視角,站上藝術瞭望臺上,近距離觸碰來自藝術的無限可能。「越來越多的人在文化藝術中心開啟高雅藝術之旅。」該工作人員說。

文、圖|記者 林海生 通訊員 鐘敏玲

分享:

文化品牌建設15載,內外合力講好惠州故事

来源:金羊網 作者:林海生 鐘敏玲 时间:2024年09月29日

2009年9月27日,一曲宏偉莊嚴的《紅旗頌》,揭開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神秘面紗,中國頂尖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表演開啟了惠州高雅藝術殿堂的新篇章。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已與惠州相伴了15載,15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共接待承辦演出2253場,吸引觀眾超200萬人次,公益活動場次437場。

15年時間裏,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在滿足惠州市民文化藝術需求的同時,在培養市民文化消費習慣、普及藝術教育、惠州文化傳承等方面持續性創新,不斷助力惠州文化強市建設。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逐步成為惠州文化傳播窗口

8月16日,《只此青綠》這部從名畫中走出來的唯美舞劇登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為市民提供一場持續3晚的文化盛宴。《只此青綠》在惠州掀起了一場藝術熱潮,不單吸引了諸多惠州市民,還有不少劇迷專門從外地趕到惠州觀看演出。

15年間,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組織舉辦了多場交響樂、芭蕾舞、話劇、音樂劇、演唱會等高端演出,每年都推出「戲劇·舞蹈演出季」「秋冬演出季」「打開藝術之門」「市民音樂會」「大劇院藝術節」等品牌活動。

十五年間,傅聰、劉詩昆、郎朗等著名鋼琴家,呂思清等小提琴演奏家,戴玉強、莫華倫、魏松等歌唱家,楊麗萍、金星等舞蹈家;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央芭蕾舞團、楊麗萍大型現代舞劇《孔雀》《十面埋伏》《雲南映像》、陝西人藝話劇《白鹿原》、賴聲川話劇《暗戀桃花源》、周莉亞和韓真共同執導《只此青綠》、舞劇《詠春》《孔雀》等國內經典作品在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演。

到劇院除了看劇,還能幹什麼?「我們在引進演出的時候,盡可能也會給惠州本地的歌手、合唱團創造與‘大師’同臺演繹,面對面的機會,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鼓勵惠州本地的藝術創作。」惠州市保利文化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金花表示,希望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滋養更多的文化種子。

52954634_497d97a3-fbbc-4204-b328-886f4f94ffcd.jpg

龔琳娜與惠州本地合唱團合唱歌曲

今年7月,在龔琳娜的專場音樂會上,她與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合唱團合作了《木瓜》《夢想號子》。本次合作,從排練到上臺,龔琳娜全程親自指導,「我希望孩子在臺上演唱《詩經》的時候,能夠對傳統文化有一種自豪感,這樣他們以後再去學古詩詞,再去了解民歌,就不會覺得很遙遠了。」龔琳娜說。

十五年時間裏,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在邀請名家名團進行精品演出的同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策劃「大師與市民面對面」。2021年郎朗到惠州演出時,就現場指導了惠州鋼琴的愛好者「要走出琴房,多問多學多探索,將鋼琴當作交友的橋梁,多些切磋,多與專業人員請教」。此舉獲贊無數,現場反響熱烈,市民反映收獲頗豐。2014年,實力唱將趙傳邀請惠州本土青年歌手同臺演唱《我是一只小小鳥》,引爆全場……

52954634_e954e99e-d1d8-4982-89b4-301b03b9514b.jpg

郎朗與惠州市民「面對面」交流

伴隨著一場場高端劇目的上演,不少演藝界的大咖也走進惠州。不同的人口中,惠州有不同的樣子,通過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這一鏈接點,惠州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龔琳娜在音樂會開始之前,她特地帶著團隊到惠東采風。「我這次來惠州最大的收獲是去了海邊,學到了惠東漁歌調,這對我來說是寶。只有真正去采風,才能知道那些歌背後的生命。」龔琳娜說。後來,龔琳娜將惠東漁歌和陝西民歌、貴州苗族「飛歌」等方言歌曲一起通過電視屏幕,讓全國人民所認知。

在此之前,話劇《暗戀桃花源》到惠州巡演時,著名演員黃磊、著名主持人何炅和一眾演員到紅花湖綠道打卡,吸引了一批批粉絲,也使更多的人認識惠州、了解惠州。郎朗到惠時還盛贊「惠州是一個像G大調一樣的城市,讓人感覺輕松舒適」。

事實上,近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已經逐步成為惠州文化傳播的窗口,《紅色東江頌》《漁家》等惠州本地原創劇目在此演繹,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對內賦能,對外鏈接資源,聚成合力,講好惠州文化故事。

52954634_cf69a318-f619-4ef3-8eb1-429730447771.jpg

郎朗盛贊「惠州是一個像G大調一樣的城市,讓人感覺輕松舒適」

【打造新型消費空間】

通過「劇院+」 引入時下新業態

惠州是一座年輕活力的時尚城市,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因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而多一點愛這座城市的理由?

真相不止一個,結局由你來定。2023年10月,全國首部環境式懸疑戲劇殺《切西婭》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上演,將眼下流行的「劇本殺」遊戲與舞臺劇融合,觀眾既是看戲人,也是角色扮演者,還是遊戲玩家。

「一場謀殺,四個嫌疑人,四段真假難辨的自我辯護……對於我們這些探案迷來說,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沉浸式體驗。」劇本殺愛好者「萊斯」說,這是一種別樣新體驗,跟隨著演員們一起完成劇情,他也有一種參與創作的感覺。「傳統文化跟現在流行文化進行嫁接,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體驗,互動,最終實現‘破圈’,很棒。」

隨著《脫口秀大會》等節目的火爆,脫口秀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占領年輕人的娛樂領域,並引發熱烈追捧。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2024年的劇目清單中,多場脫口秀節目也備受市民觀眾的喜愛。

「我們劇院和脫口秀在觀眾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重疊性’,脫口秀進劇院或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楊金花說。「喜歡脫口秀的多是年輕人,而這一群體正是影院的主要受眾,有句話叫‘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或許是劇院未來的一種打開方式。」

近年來,緊跟外界時尚潮流,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開啟相聲、脫口秀、沉浸式劇本殺等多種「出圈跨界」 多元化經營,通過「劇院+」 引入時下最受熱捧的新業態。楊金花認為,現如今的劇院不應該僅僅是一個演出場所,而應是基於文藝演出的新型消費空間。

基於這樣的想法,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大膽創新,在場內引進了一些消費業態,如周末舉辦親子遊園會、引進一些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的疊加,不僅讓此地成為許多市民休閑的打卡地,還增強了用戶黏性和忠誠度。

【培養市民消費習慣】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看劇」成為現實

用藝術溫暖城市。事實上,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對惠州的改變遠不止於此。

2021年9月8日晚,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內光影交替,音符如溪水般流淌……郎朗《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精彩上演。盡管這場音樂會演出時間幾經更改,數度退票,但惠州觀眾的熱情依舊高漲,票面價格2021元的「最貴票」也被搶購一空。

「說實話,售票速度確實出乎我們意料,特別是高價票,這說明惠州文化消費市場正在崛起。」楊金花說。

十五年的時間,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粉絲群已經慢慢「浮出水面」。「以前,很多人沒有為文化藝術消費的意識,索要贈票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們也大為頭疼。」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化藝術中心成立之初,售票窗口鮮有人問津。

也是在十五年前,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展示在大廳裏的條條演出規範給了惠州市民一個「下馬威」。「遲到者不得入場」「觀看演出要求服裝整潔,不宜穿背心、短褲、拖鞋入場」「不允許拍照」……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運營之初,很多市民對這些「規矩」並不能接受,工作人員總要耐心解釋半天。

「剛開始的時候,文化藝術中心的大廳內到處都是觀演禮儀的介紹。」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資深粉絲林旭說,如今,他每次來到文化藝術中心觀演時發現,來看演出的觀眾已經主動遵從與維護這些規矩。「我想,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規則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惠州人的素質。」林旭說。

從索要贈票到自發購票,從藝術可有可無到「請人出汗不如請人看劇」,從衣著隨便到盛裝出席……這些改變,都是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為惠州城市文明進步作出的貢獻。

一臺臺高水准的演出、一場場精心設計的活動、一次次與觀眾交心的座談……不知從何時起,音樂和藝術漸漸成為了陪伴惠州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52954634_0ccb7668-1335-404e-9647-0b15a128896c.jpg

《暗戀桃花源》登臺惠州文化藝術中心

這種變化從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的票房情況便可以看出。2013年,《暗戀桃花源》在惠州首演兩場便「水土不服」,即便有何炅、黃磊兩位明星演員加持,但票房表現寡淡,大量贈票在論壇上流通;2019年,《暗戀桃花源》繼續在惠州開演兩場,依舊是何炅、黃磊搭檔,票房表現相當驚豔,第一場開票不到1天就售罄,而第二場開票2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我們真切感受到惠州藝術氛圍的變化。」楊金花說,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消費群體中已經出現了「二代傳承」,即十五年前的首代消費者,經常帶著他們的小孩到場看演出。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兩年最受家長歡迎的是劇院夏令營,每年總共兩期,每期一推出,當天即滿員。據了解,該夏令營以劇場為實驗基地,孩子們從以往的「看客」變成了「體驗者」,通過「開發·探索·體驗」的視角,站上藝術瞭望臺上,近距離觸碰來自藝術的無限可能。「越來越多的人在文化藝術中心開啟高雅藝術之旅。」該工作人員說。

文、圖|記者 林海生 通訊員 鐘敏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