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萬綠湖開漁:魚躍人歡,一湖鮮美正當時

来源:南方Plus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7月05日
分享:

萬綠湖開漁:魚躍人歡,一湖鮮美正當時

2.jpg

隨着為期四個月的珠江禁漁期結束,7月1日,粵北客家腹地河源萬綠湖迎來開漁首日。馬達轟鳴,漁舟競發,滿載的漁獲不僅為岸上翹首以盼的民眾帶來一場湖鮮盛宴,也為這個新晉國家5A級景區注入了新一輪的經濟活力。

1.jpg

碼頭沸騰 漁獲滿載歸

午後,東源縣新港鎮碼頭人聲鼎沸。數十艘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們將動輒數十斤的黑鯇、大頭魚等「戰果」抬上岸,引來岸上人群陣陣歡呼。碼頭瞬間變為熱鬧的臨時市集,市民與遊客爭相搶購,體驗第一手的「湖鮮自由」。

4.jpg

「一船捕了七八百斤,」「六十多斤的大黑鯇,要一口氣才抬得動!」漁民袁付有和張漢東的喜悅溢於言表。水產公司的職員亦表示,因肉質鮮嫩,大魚銷路極佳,不到十分鐘便已售罄。

客家食府飄香 湖鮮即上餐桌

今年的漁獲,除了傳統的鱅、鰱、鯇、鯉「四大家魚」,更有翹嘴、桂花魚等高價值魚種,漁民們笑稱萬綠湖已邁入「四大家魚Plus」階段。

7.jpg

湖鮮剛上岸,周邊食肆的後廚便已熱火朝天。年輝漁村、黃家菜館等老牌客家餐廳的總廚親赴碼頭精挑細選,以求將最新鮮的食材,透過清蒸、煎焗等客家傳統手法,第一時間呈上食客餐桌。

環湖經濟興旺 漁民安居樂業

開漁不僅是漁民的節日,更是環湖經濟的催化劑。漁民林祥通見證了近年來的顯著變化:魚種更豐富,銷路從河源本地拓寬至整個大灣區,價格也更為理想。在休漁期間,漁民們或務農,或養蜂,或種植五指毛桃等作物,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勤勞堅韌、向山討生活的本色。

與此同時,萬綠湖的聲名鵲起帶動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餐館老闆龍建妃感嘆,遊客劇增,生意興隆,她不僅將老店重新裝修,更增開了客棧。「以前路是兩車道,現在是六車道,」她表示,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互聯網的引流,讓生意越做越旺。

「湖泊+」新篇章 文旅融合展未來

今年的開漁季,恰逢萬綠湖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及廣東省啟動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的背景。當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漁民自發開捕的傳統之上,規劃了萬綠湖鮮廚王爭霸賽、無人機表演等一系列文旅活動,旨在將單一的水產捕撈,升級為一場融合產業與文化的盛會。

「希望以後多點外國人來品嚐我們的湖鮮。」龍建妃的期盼,道出了當地民眾的心聲。這片滋養着客家兒女的綠水青山,正在新時代的發展藍圖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圖文素材:南方+

分享:

萬綠湖開漁:魚躍人歡,一湖鮮美正當時

来源:南方Plus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7月05日

2.jpg

隨着為期四個月的珠江禁漁期結束,7月1日,粵北客家腹地河源萬綠湖迎來開漁首日。馬達轟鳴,漁舟競發,滿載的漁獲不僅為岸上翹首以盼的民眾帶來一場湖鮮盛宴,也為這個新晉國家5A級景區注入了新一輪的經濟活力。

1.jpg

碼頭沸騰 漁獲滿載歸

午後,東源縣新港鎮碼頭人聲鼎沸。數十艘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們將動輒數十斤的黑鯇、大頭魚等「戰果」抬上岸,引來岸上人群陣陣歡呼。碼頭瞬間變為熱鬧的臨時市集,市民與遊客爭相搶購,體驗第一手的「湖鮮自由」。

4.jpg

「一船捕了七八百斤,」「六十多斤的大黑鯇,要一口氣才抬得動!」漁民袁付有和張漢東的喜悅溢於言表。水產公司的職員亦表示,因肉質鮮嫩,大魚銷路極佳,不到十分鐘便已售罄。

客家食府飄香 湖鮮即上餐桌

今年的漁獲,除了傳統的鱅、鰱、鯇、鯉「四大家魚」,更有翹嘴、桂花魚等高價值魚種,漁民們笑稱萬綠湖已邁入「四大家魚Plus」階段。

7.jpg

湖鮮剛上岸,周邊食肆的後廚便已熱火朝天。年輝漁村、黃家菜館等老牌客家餐廳的總廚親赴碼頭精挑細選,以求將最新鮮的食材,透過清蒸、煎焗等客家傳統手法,第一時間呈上食客餐桌。

環湖經濟興旺 漁民安居樂業

開漁不僅是漁民的節日,更是環湖經濟的催化劑。漁民林祥通見證了近年來的顯著變化:魚種更豐富,銷路從河源本地拓寬至整個大灣區,價格也更為理想。在休漁期間,漁民們或務農,或養蜂,或種植五指毛桃等作物,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勤勞堅韌、向山討生活的本色。

與此同時,萬綠湖的聲名鵲起帶動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餐館老闆龍建妃感嘆,遊客劇增,生意興隆,她不僅將老店重新裝修,更增開了客棧。「以前路是兩車道,現在是六車道,」她表示,基礎設施的完善和互聯網的引流,讓生意越做越旺。

「湖泊+」新篇章 文旅融合展未來

今年的開漁季,恰逢萬綠湖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及廣東省啟動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的背景。當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漁民自發開捕的傳統之上,規劃了萬綠湖鮮廚王爭霸賽、無人機表演等一系列文旅活動,旨在將單一的水產捕撈,升級為一場融合產業與文化的盛會。

「希望以後多點外國人來品嚐我們的湖鮮。」龍建妃的期盼,道出了當地民眾的心聲。這片滋養着客家兒女的綠水青山,正在新時代的發展藍圖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圖文素材: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