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文化習俗

艾草

来源:福建日報 作者:黃水成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分享:

艾草

在閩南,艾草是和生活貼得最近的一味藥草。上次朋友到家時,直嚷喉嚨冒煙,牙根浮腫。看朋友一臉熱氣蒸騰的樣子,那明顯是多日戶外作業引起上火所致。正巧家裏有剛采的濕艾草,煮了一大鍋艾湯讓他喝。他一回到市區就來電話說,火氣全消了。

艾草降火解暑也不是什麽秘方。南方濕氣重,一年中,有半年以上被高溫籠罩,一不小心就中暑、上火,常是牙疼、耳鳴、四肢困乏。這時,抓把艾草熬一鍋湯當茶飲,再靜養半天就差不多了。艾是平常之物,平日裏,常用艾草和雞、鴨、豬骨頭、豬肉、豬小腸一塊燉湯,沒配料清煮當茶飲也不錯。

艾草是一味藥,是一道湯,更是一道菜。

在閩南鄉下,驚蟄至春分,正是掐艾芯的最佳時節。這時艾草剛鉆出泥面,芽葉異常鮮嫩。這時到村前屋後的田地裏走一遭,個把鐘頭便掐得一籃脆嫩艾芯回來。艾芯可是好東西,芽尖般鮮嫩鮮嫩的,水煮、煎炒都是上品時鮮,最流行的是用它做清明粿。那翠綠的芽葉遇上乳白的糯米,經過浸泡、拍打、研磨,再由一雙雙巧手調和,最後在高溫蒸汽中完成轉化,它們最終整齊有序地排在米篩上。那小拳頭般大翠綠的清明粿,帶著濃郁的艾草清苦香味,遠遠看見都能攪動蟄伏的饞蟲,感覺那香鮮的翠綠下,不僅埋藏了美食的密鑰,還有春天漾動的波紋,以及閩南春野最深沈的主調。

而在我們家,艾芯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煮艾飯。客家人愛吃鹹飯,煮一鍋艾飯就成了這個季節最應景的佳肴。記憶是一只蟄伏的蛹,幾乎每年這個季節,心裏就有一種牽掛似的,總想回老家掐把艾芯回來,洗凈切碎,在鍋裏輕炒幾下,再和大米一塊翻炒,燜熟。待熱氣一出,那特有的清苦香味便會躥出來,全家人即刻進入艾飯的節奏,家鄉的氣息與味蕾的記憶交織閃爍,一下勾起舊年的回憶。吃艾飯,鄉下人還認為有健脾、涼血、降壓功效。而我們,似乎更惦記著它的味道,似乎每年都要好好吃上一兩餐艾飯,再燉幾鍋老家深山裏的春筍,方覺得春天有點滋味。

過了清明,草木早披上盛裝。這時艾草已經有往昔身段了,只是艾葉有些顯老,不宜當「菜」吃了,但連根拔起洗凈後,便可拿回家熬湯。鄉下人普遍認為,濕草性涼,幹草則溫和些。所以,用濕艾熬湯敗火效果更佳,而用幹艾熬湯滋陰溫補。有的只取艾根,舍棄枝葉。還有講究者,到松軟的黃土中尋老艾。老艾如參,年份越長根須越旺。三年以上老艾,根須密如長髯,挖一棵根須就是一大把,用以燉湯,特別回甘。

在閩南,端午還有插艾習俗,家家門上插一束艾草、菖蒲,防蚊驅邪。近年盛行艾灸,用它除風拔濕,成為養生新貴。或許正因它如此綜合,艾的功用才不斷被挖掘,再也沒有一種草比艾更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了。

艾草在田間地頭和房前屋後遍地都是。鄉下的草如今都成了城裏的寶,菜市到處都有人賣艾草。而每次回家,家人都會捎上一捆艾草,以備日常所需。這藍色星球上,草木蔥蘢之中,誰說我們每天吃的菜它不是一味藥呢?生活中一定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艾草」。

分享:

艾草

来源:福建日報 作者:黃水成 时间:2024年05月30日

在閩南,艾草是和生活貼得最近的一味藥草。上次朋友到家時,直嚷喉嚨冒煙,牙根浮腫。看朋友一臉熱氣蒸騰的樣子,那明顯是多日戶外作業引起上火所致。正巧家裏有剛采的濕艾草,煮了一大鍋艾湯讓他喝。他一回到市區就來電話說,火氣全消了。

艾草降火解暑也不是什麽秘方。南方濕氣重,一年中,有半年以上被高溫籠罩,一不小心就中暑、上火,常是牙疼、耳鳴、四肢困乏。這時,抓把艾草熬一鍋湯當茶飲,再靜養半天就差不多了。艾是平常之物,平日裏,常用艾草和雞、鴨、豬骨頭、豬肉、豬小腸一塊燉湯,沒配料清煮當茶飲也不錯。

艾草是一味藥,是一道湯,更是一道菜。

在閩南鄉下,驚蟄至春分,正是掐艾芯的最佳時節。這時艾草剛鉆出泥面,芽葉異常鮮嫩。這時到村前屋後的田地裏走一遭,個把鐘頭便掐得一籃脆嫩艾芯回來。艾芯可是好東西,芽尖般鮮嫩鮮嫩的,水煮、煎炒都是上品時鮮,最流行的是用它做清明粿。那翠綠的芽葉遇上乳白的糯米,經過浸泡、拍打、研磨,再由一雙雙巧手調和,最後在高溫蒸汽中完成轉化,它們最終整齊有序地排在米篩上。那小拳頭般大翠綠的清明粿,帶著濃郁的艾草清苦香味,遠遠看見都能攪動蟄伏的饞蟲,感覺那香鮮的翠綠下,不僅埋藏了美食的密鑰,還有春天漾動的波紋,以及閩南春野最深沈的主調。

而在我們家,艾芯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煮艾飯。客家人愛吃鹹飯,煮一鍋艾飯就成了這個季節最應景的佳肴。記憶是一只蟄伏的蛹,幾乎每年這個季節,心裏就有一種牽掛似的,總想回老家掐把艾芯回來,洗凈切碎,在鍋裏輕炒幾下,再和大米一塊翻炒,燜熟。待熱氣一出,那特有的清苦香味便會躥出來,全家人即刻進入艾飯的節奏,家鄉的氣息與味蕾的記憶交織閃爍,一下勾起舊年的回憶。吃艾飯,鄉下人還認為有健脾、涼血、降壓功效。而我們,似乎更惦記著它的味道,似乎每年都要好好吃上一兩餐艾飯,再燉幾鍋老家深山裏的春筍,方覺得春天有點滋味。

過了清明,草木早披上盛裝。這時艾草已經有往昔身段了,只是艾葉有些顯老,不宜當「菜」吃了,但連根拔起洗凈後,便可拿回家熬湯。鄉下人普遍認為,濕草性涼,幹草則溫和些。所以,用濕艾熬湯敗火效果更佳,而用幹艾熬湯滋陰溫補。有的只取艾根,舍棄枝葉。還有講究者,到松軟的黃土中尋老艾。老艾如參,年份越長根須越旺。三年以上老艾,根須密如長髯,挖一棵根須就是一大把,用以燉湯,特別回甘。

在閩南,端午還有插艾習俗,家家門上插一束艾草、菖蒲,防蚊驅邪。近年盛行艾灸,用它除風拔濕,成為養生新貴。或許正因它如此綜合,艾的功用才不斷被挖掘,再也沒有一種草比艾更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了。

艾草在田間地頭和房前屋後遍地都是。鄉下的草如今都成了城裏的寶,菜市到處都有人賣艾草。而每次回家,家人都會捎上一捆艾草,以備日常所需。這藍色星球上,草木蔥蘢之中,誰說我們每天吃的菜它不是一味藥呢?生活中一定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知的「艾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