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福建芳華越劇院復排「最美越劇」《柳永》 再度喚起觀眾心中的詩情畫意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郭斌 时间:2024年06月25日
分享:

福建芳華越劇院復排「最美越劇」《柳永》 再度喚起觀眾心中的詩情畫意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1日和22日晚,福州白馬河畔,芳華劇院沸騰在婉約的宋詞中。溫香軟玉「擷芳樓」,在舞台上徐徐打開大門;依紅倚翠的柳七公子,帶着「奉旨填詞」的跌宕人生向觀眾緩緩走來。陣陣如潮的掌聲響徹劇院,謝幕時「我愛你」的呼喊經久不息。

王君安(左)與鄭全分飾柳永與蟲娘

傳世詞作繪就柳永人生畫卷

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參賽劇目越劇《柳永》,上周末連續兩晚在芳華劇院傾情上演。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越劇尹派非遺傳承人王君安和越劇張派非遺傳承人鄭全聯袂主演,加上國家一級演員陳翠紅、沈敏、邢麗華等芳華頂級演員陣容,共同演繹了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漂泊不羈的一生。

柳永,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少年時,柳永流連華裳雲影。忽一日,收到妻子書信,敦促他謹記當年離鄉別井之初衷。他猛醒立志科場進取,再試中榜,卻因《鶴衝天》一詞冒犯朝廷落第。悲憤之餘,柳永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他嘗盡人間冷暖,一次次被命運捉弄。最終,一代宋詞大家魂歸道山,留下了不朽名作,在民族文學寶庫中鐫刻了一頁傳奇篇章。

《柳永》由省文旅廳出品,福建芳華越劇院創排演出。該劇通過《鳳棲梧》《鶴衝天》《雨霖鈴》《望海潮》《少年游》《八聲甘州》等柳永最具代表性作品的詞牌,寫意地勾畫了柳永的一生,充滿了人文氣息。著名戲劇評論家王評章評價,該劇「有極高的文學藝術乃至古典文化的品格、品位」。

《柳永》由已故著名劇作家王仁傑編劇創作。據介紹,當年,王仁傑抱病不便提筆書寫。無奈之下,他將構思好的劇本一字一字通過手機短訊發給他人,再整理發佈。用手機寫出一部獲得田漢戲劇獎的劇本,這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是空前的。《柳永》一劇從開始便極富傳奇色彩。

王仁傑創作《柳永》的原意,是希望「喚起觀者的詩情,喚起我們的文化記憶」,因此,六場戲用了六首膾炙人口的柳詞。舞台上,浸透着中國畫「留白」意蘊的舞美設計、雅緻的服裝造型,甚至是那群柔美憂鬱、懷着思怨的歌伎,無不像是從宋畫中走出來的一樣,讓《柳永》一劇處處透着宋朝的古風古韻。加上考究的唱詞和越劇優美細膩的唱腔,讓現場觀眾如沐春風、深深陶醉。

該劇導演、國家一級導演徐春蘭介紹說,越劇《柳永》沒有採取連貫劇情的方式展現,而是選取了柳永生平中的六個片段,每個片段對應一篇柳永的詞作,藝術地展現了柳永浪漫、矛盾、傳奇相交織的一生。「這部戲的定位是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劇,我們用真實樸素的筆觸,不拔高不虛構,戲中的柳永也不是完人,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人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來自溫州的林麗玉是芳華「鐵粉」,21日一早她和閨蜜趕動車到福州,就為一睹王君安、鄭全「雙梅花」風采。「《柳永》復排離上次演出已經好多年了,但之前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經過這次復排提升,尤其是徐春蘭導演的再度執導,這部經典劇目重新呈現在芳華的舞台,更加盡善盡美。你看,我們手掌都拍紅了!」

經典劇目傳承尹派非遺精華

21日晚的演出,是越劇《柳永》復排後的首場表演,尤受期待。

距演出開場11小時,來自浙江、天津、湖北、廣東等地的戲迷,已紛紛坐上開往福州的動車;距開場7小時,戲迷們精心準備的鮮花等禮物陸續送到芳華劇院;開演前2小時,福建芳華越劇院推出的「芳華里」市集開始營業,眾多文創攤位令人目不暇接,一河之隔的福建人民藝術劇院也帶來「劇場見」系列文創助陣……

文創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福建芳華越劇院經典劇目文化衫。它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尹派」五大傳承劇目為靈感,結合早年芳華戲票樣式進行設計,一經亮相,便受到熱捧。

晚上7點半,《柳永》終於亮相。當飾演柳永的王君安登場時,劇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作為「人民藝術家」尹桂芳先生的嫡傳弟子,她在《柳永》中唱腔清越婉柔,一個眼神一個身段都流露大家風範,讓全場戲迷看得如痴如醉。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舞台上演繹的是宋朝故事,燈影間流轉的是萬種風情。許多戲迷表示,坐在劇場里聆尹韻、看君安、品芳華,在享受這場回歸傳統與古典演出的同時,已完全融入到對偉大詞人和那個逝去時代的紀念之中。

除了宋朝風情,細心的觀眾還在越劇《柳永》中看到了幾許「閩韻」——歌伎們展現的「螃蟹手」「簡步」——是從泉州梨園戲中借鑒的元素。在第一場《鳳棲梧》中,柳永和老家人柳安還出人意料地說了一句福建方言。這份濃濃的「閩韻」,除了為《柳永》增添情致之外,更突出了柳永是一位從武夷山下走出去的福建籍著名詞人。

舞台之外,芳華文旅推介員還向遠道而來的戲迷推介「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旅遊規劃。不少戲迷21日、22日連看兩場演出,並通過芳華的文旅推介,定下了這幾日在閩旅遊路線。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尹派」的發源地和責任保護單位,福建芳華越劇院早在1946年建團之初,就因尹桂芳和「尹派」而聞名天下。循着太先生「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的院訓,芳華人讓越劇之花盛開在祖國東南沿海,更在代代傳承中,取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等多項令人矚目的成績。

「今年是芳華越劇院入閩65周年,也是芳華越劇院創始人尹桂芳先生誕辰105周年。福建芳華越劇院將陸續復排《何文秀》《玉蜻蜓》等尹派經典劇目,並赴全國各地開展巡演。」福建芳華越劇院院長鄭全告訴記者。

分享:

福建芳華越劇院復排「最美越劇」《柳永》 再度喚起觀眾心中的詩情畫意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郭斌 时间:2024年06月25日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1日和22日晚,福州白馬河畔,芳華劇院沸騰在婉約的宋詞中。溫香軟玉「擷芳樓」,在舞台上徐徐打開大門;依紅倚翠的柳七公子,帶着「奉旨填詞」的跌宕人生向觀眾緩緩走來。陣陣如潮的掌聲響徹劇院,謝幕時「我愛你」的呼喊經久不息。

王君安(左)與鄭全分飾柳永與蟲娘

傳世詞作繪就柳永人生畫卷

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參賽劇目越劇《柳永》,上周末連續兩晚在芳華劇院傾情上演。兩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越劇尹派非遺傳承人王君安和越劇張派非遺傳承人鄭全聯袂主演,加上國家一級演員陳翠紅、沈敏、邢麗華等芳華頂級演員陣容,共同演繹了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漂泊不羈的一生。

柳永,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少年時,柳永流連華裳雲影。忽一日,收到妻子書信,敦促他謹記當年離鄉別井之初衷。他猛醒立志科場進取,再試中榜,卻因《鶴衝天》一詞冒犯朝廷落第。悲憤之餘,柳永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他嘗盡人間冷暖,一次次被命運捉弄。最終,一代宋詞大家魂歸道山,留下了不朽名作,在民族文學寶庫中鐫刻了一頁傳奇篇章。

《柳永》由省文旅廳出品,福建芳華越劇院創排演出。該劇通過《鳳棲梧》《鶴衝天》《雨霖鈴》《望海潮》《少年游》《八聲甘州》等柳永最具代表性作品的詞牌,寫意地勾畫了柳永的一生,充滿了人文氣息。著名戲劇評論家王評章評價,該劇「有極高的文學藝術乃至古典文化的品格、品位」。

《柳永》由已故著名劇作家王仁傑編劇創作。據介紹,當年,王仁傑抱病不便提筆書寫。無奈之下,他將構思好的劇本一字一字通過手機短訊發給他人,再整理發佈。用手機寫出一部獲得田漢戲劇獎的劇本,這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是空前的。《柳永》一劇從開始便極富傳奇色彩。

王仁傑創作《柳永》的原意,是希望「喚起觀者的詩情,喚起我們的文化記憶」,因此,六場戲用了六首膾炙人口的柳詞。舞台上,浸透着中國畫「留白」意蘊的舞美設計、雅緻的服裝造型,甚至是那群柔美憂鬱、懷着思怨的歌伎,無不像是從宋畫中走出來的一樣,讓《柳永》一劇處處透着宋朝的古風古韻。加上考究的唱詞和越劇優美細膩的唱腔,讓現場觀眾如沐春風、深深陶醉。

該劇導演、國家一級導演徐春蘭介紹說,越劇《柳永》沒有採取連貫劇情的方式展現,而是選取了柳永生平中的六個片段,每個片段對應一篇柳永的詞作,藝術地展現了柳永浪漫、矛盾、傳奇相交織的一生。「這部戲的定位是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劇,我們用真實樸素的筆觸,不拔高不虛構,戲中的柳永也不是完人,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人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來自溫州的林麗玉是芳華「鐵粉」,21日一早她和閨蜜趕動車到福州,就為一睹王君安、鄭全「雙梅花」風采。「《柳永》復排離上次演出已經好多年了,但之前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經過這次復排提升,尤其是徐春蘭導演的再度執導,這部經典劇目重新呈現在芳華的舞台,更加盡善盡美。你看,我們手掌都拍紅了!」

經典劇目傳承尹派非遺精華

21日晚的演出,是越劇《柳永》復排後的首場表演,尤受期待。

距演出開場11小時,來自浙江、天津、湖北、廣東等地的戲迷,已紛紛坐上開往福州的動車;距開場7小時,戲迷們精心準備的鮮花等禮物陸續送到芳華劇院;開演前2小時,福建芳華越劇院推出的「芳華里」市集開始營業,眾多文創攤位令人目不暇接,一河之隔的福建人民藝術劇院也帶來「劇場見」系列文創助陣……

文創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福建芳華越劇院經典劇目文化衫。它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尹派」五大傳承劇目為靈感,結合早年芳華戲票樣式進行設計,一經亮相,便受到熱捧。

晚上7點半,《柳永》終於亮相。當飾演柳永的王君安登場時,劇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作為「人民藝術家」尹桂芳先生的嫡傳弟子,她在《柳永》中唱腔清越婉柔,一個眼神一個身段都流露大家風範,讓全場戲迷看得如痴如醉。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舞台上演繹的是宋朝故事,燈影間流轉的是萬種風情。許多戲迷表示,坐在劇場里聆尹韻、看君安、品芳華,在享受這場回歸傳統與古典演出的同時,已完全融入到對偉大詞人和那個逝去時代的紀念之中。

除了宋朝風情,細心的觀眾還在越劇《柳永》中看到了幾許「閩韻」——歌伎們展現的「螃蟹手」「簡步」——是從泉州梨園戲中借鑒的元素。在第一場《鳳棲梧》中,柳永和老家人柳安還出人意料地說了一句福建方言。這份濃濃的「閩韻」,除了為《柳永》增添情致之外,更突出了柳永是一位從武夷山下走出去的福建籍著名詞人。

舞台之外,芳華文旅推介員還向遠道而來的戲迷推介「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旅遊規劃。不少戲迷21日、22日連看兩場演出,並通過芳華的文旅推介,定下了這幾日在閩旅遊路線。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尹派」的發源地和責任保護單位,福建芳華越劇院早在1946年建團之初,就因尹桂芳和「尹派」而聞名天下。循着太先生「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的院訓,芳華人讓越劇之花盛開在祖國東南沿海,更在代代傳承中,取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等多項令人矚目的成績。

「今年是芳華越劇院入閩65周年,也是芳華越劇院創始人尹桂芳先生誕辰105周年。福建芳華越劇院將陸續復排《何文秀》《玉蜻蜓》等尹派經典劇目,並赴全國各地開展巡演。」福建芳華越劇院院長鄭全告訴記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