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仙人粄」像我們那「仙草」!臺灣青年客家文化行感「同源同味」
8月16日,第十一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客家文化體驗營活動在梅州市圓滿落幕。參與活動的近60位兩岸青年當日到訪圍龍屋、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中國客家博物館、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州市山歌劇團等地,從特色建築、歷史文物、民間藝術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客家文化的發展脈絡。
對山歌、舞杯花,客家藝術初體驗
在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州市山歌劇團,潮汕文化尋根營及客家文化體驗營營員共同參與「山歌唱響故鄉情」臺灣同鄉宗親社團回鄉交流活動,欣賞傳統的客家山歌、舞蹈表演,在與當地表演藝術家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客家文化的美妙。
活動期間,當地優秀青年演奏員羅偉洪身挑扁擔上臺演唱《賣仙人粄》,更在演出間隙向現場觀眾派發仙人粄,為大家在夏日之中帶來一絲清涼。「很像臺灣的仙草!」臺灣青年張瀚元興奮地與同行夥伴說,「客家飲食總會讓我聯想到一些臺灣的菜肴,很合口味,這幾天我都吃超多!」張瀚元笑道。
國家一級演員楊苑玲、曹艷常還在現場獻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梅州客家山歌,高亢綿長的旋律引得觀眾發出陣陣歡呼。表演結束後,歌手向兩岸青年們「即場教學」,發動觀眾席兩端的青年們用客語對歌,營員們使出渾身解數,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熱情的舞蹈演員還向營員們派發瓷製的「伯公杯」,手把手教授客家民俗舞蹈《杯花聲聲迎客來》。舞者邊唱邊敲擊瓷杯進行表演,聲音清脆悅耳,節奏變化多端。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吸引營員們不斷轉動、打擊手中的瓷杯,完成杯花舞「第一課」。「我一開始掌握不到其中的要領,杯子一直沒有發出聲音,但當地舞蹈演員很耐心地教我,我在反復練習後終於學會了。」臺灣青年周昱安欣喜地說。
在客家文化寶庫找尋歷史脈絡
據了解,作為「世界客都」,梅州是廣東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不斷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下設粵臺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方向涵蓋客家文化的多個方面,包括旅遊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民居建築、特色飲食、傳統工藝和政策製定等,積極推動粵臺兩地客家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客家文化展館內來自臺灣多所高校及客家文化研究協會的致謝錦旗,見證了兩岸文化交流的足跡。
來自成功大學的臺灣青年周昱安告訴記者,她的外公外婆是客家人,她自己有著客家的血統。遺憾的是,她在臺灣島內較少接觸到客家文化,通過此次梅州之旅,她對過去外公外婆的客家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想象。
新竹縣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何雅芬說,女兒在她的指導下考取了臺灣「客語能力認證」,這也讓女兒對此次的客家文化體驗之旅充滿好奇。「我們本身就是臺灣苗栗的客家人,都是從梅州遷移而來,所以來到這裏感到非常親切。」何雅芬認為,雖然此次體驗營中很多是閩南人,但她欣喜地看到大家對客家文化產生了興趣,不同族群也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持續辦下去。」
8月16日,第十一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客家文化體驗營活動在梅州市圓滿落幕。參與活動的近60位兩岸青年當日到訪圍龍屋、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中國客家博物館、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州市山歌劇團等地,從特色建築、歷史文物、民間藝術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客家文化的發展脈絡。
對山歌、舞杯花,客家藝術初體驗
在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州市山歌劇團,潮汕文化尋根營及客家文化體驗營營員共同參與「山歌唱響故鄉情」臺灣同鄉宗親社團回鄉交流活動,欣賞傳統的客家山歌、舞蹈表演,在與當地表演藝術家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客家文化的美妙。
活動期間,當地優秀青年演奏員羅偉洪身挑扁擔上臺演唱《賣仙人粄》,更在演出間隙向現場觀眾派發仙人粄,為大家在夏日之中帶來一絲清涼。「很像臺灣的仙草!」臺灣青年張瀚元興奮地與同行夥伴說,「客家飲食總會讓我聯想到一些臺灣的菜肴,很合口味,這幾天我都吃超多!」張瀚元笑道。
國家一級演員楊苑玲、曹艷常還在現場獻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梅州客家山歌,高亢綿長的旋律引得觀眾發出陣陣歡呼。表演結束後,歌手向兩岸青年們「即場教學」,發動觀眾席兩端的青年們用客語對歌,營員們使出渾身解數,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熱情的舞蹈演員還向營員們派發瓷製的「伯公杯」,手把手教授客家民俗舞蹈《杯花聲聲迎客來》。舞者邊唱邊敲擊瓷杯進行表演,聲音清脆悅耳,節奏變化多端。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吸引營員們不斷轉動、打擊手中的瓷杯,完成杯花舞「第一課」。「我一開始掌握不到其中的要領,杯子一直沒有發出聲音,但當地舞蹈演員很耐心地教我,我在反復練習後終於學會了。」臺灣青年周昱安欣喜地說。
在客家文化寶庫找尋歷史脈絡
據了解,作為「世界客都」,梅州是廣東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不斷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下設粵臺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方向涵蓋客家文化的多個方面,包括旅遊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民居建築、特色飲食、傳統工藝和政策製定等,積極推動粵臺兩地客家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客家文化展館內來自臺灣多所高校及客家文化研究協會的致謝錦旗,見證了兩岸文化交流的足跡。
來自成功大學的臺灣青年周昱安告訴記者,她的外公外婆是客家人,她自己有著客家的血統。遺憾的是,她在臺灣島內較少接觸到客家文化,通過此次梅州之旅,她對過去外公外婆的客家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想象。
新竹縣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何雅芬說,女兒在她的指導下考取了臺灣「客語能力認證」,這也讓女兒對此次的客家文化體驗之旅充滿好奇。「我們本身就是臺灣苗栗的客家人,都是從梅州遷移而來,所以來到這裏感到非常親切。」何雅芬認為,雖然此次體驗營中很多是閩南人,但她欣喜地看到大家對客家文化產生了興趣,不同族群也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持續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