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AI客家|麒麟舞也穿「外骨骼」?坪山非遺2.0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分享:

AI客家|麒麟舞也穿「外骨骼」?坪山非遺2.0

導語:在深圳坪山區,傳統麒麟舞正借助高科技實現新的突破——外骨骼設備的加入,讓舞者動作更靈活,表演更生動,成為非遺「活」起來、「潮」起來的創新樣本。

7.webp

五一假期,坪山區光武堂麒麟隊在深圳「四海一家大巡遊」活動中精彩亮相。作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坪山麒麟舞」的重要傳承團隊,光武堂麒麟隊不僅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傳統麒麟表演,還首次使用外骨骼技術,帶來一場融合傳統與科技的創新演繹。

1.webp

此次麒麟表演中,部分麒麟頭手穿戴由肯綮科技提供的外骨骼裝置。該設備集成了運動感知系統與自學習運動增強AI算法,能夠輔助舞者完成麒麟騰躍、彎身、擺尾等高強度動作,不僅提升舞姿的穩定性與協調性,也顯著減輕了身體負擔。

據傳承人介紹,麒麟舞是集南北派麒麟之長,兼具「剛勁、莊嚴、細膩、靈活」之風格,尤其強調「內外兼修」,對舞者的體力和功法要求極高。以往麒麟頭手常因長時間負重而腰背酸痛,而外骨骼的加入不僅讓表演更具生動性,也延長了演出時長與安全性,成為現代技術賦能非遺傳承的創新嘗試

6.webp

本次表演走入地鐵崗廈北「坪山站」、商圈等公共空間,與市民日常生活「零距離」接觸,傳統鼓點與現代都市節奏相互交融,激發出全新的文化體驗,也讓坪山麒麟舞這一源自明末清初、落地生根於客家人聚居區的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webp

演藝專場在長守戲劇谷上演,激昂鑼鼓下,光武堂麒麟隊以「鬧鑼調」「七星調」等音樂生動再現「春耕秋收」「慶豐收」等鄉村生活場景;教學課程中,傳承人系統教授丁字步、陰陽步等基本功,令傳統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和參與感。

3.webp

資料顯示,坪山麒麟舞起源於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隨客家人南遷,到民國時期在坪山落地生根。坪山麒麟舞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礎上,根據農耕文化時期農民們在四季生活和勞作習慣等方面的內容創編而成。其基本結構、套路體系深受儒道思想與農耕文化影響,既有武術功法基礎,又蘊含周易陰陽五行運行原理,是一門兼具藝術與哲理的傳統表演形式。

5.webp

近年來,深圳坪山區高度重視非遺活態傳承,通過建設麒麟文化推廣項目、開展「麒麟舞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不斷擴大影響力。與高校、科技企業的合作,也使麒麟舞成為深圳非遺中最具創新表達力的代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坪山麒麟舞將作為深圳市唯一受邀項目,代表廣東非遺亮相「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更廣闊的國際平台上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風采。

未來,坪山還將持續推進「科技+非遺」融合路徑,探索多元傳播形式,讓更多人看見、聽見、體驗到麒麟舞的文化魅力,讓古老非遺在新時代真正「潮」起來、「活」下去。

圖文素材:深圳新聞網

分享:

AI客家|麒麟舞也穿「外骨骼」?坪山非遺2.0

来源:客家頭條 作者:編輯部 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導語:在深圳坪山區,傳統麒麟舞正借助高科技實現新的突破——外骨骼設備的加入,讓舞者動作更靈活,表演更生動,成為非遺「活」起來、「潮」起來的創新樣本。

7.webp

五一假期,坪山區光武堂麒麟隊在深圳「四海一家大巡遊」活動中精彩亮相。作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坪山麒麟舞」的重要傳承團隊,光武堂麒麟隊不僅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傳統麒麟表演,還首次使用外骨骼技術,帶來一場融合傳統與科技的創新演繹。

1.webp

此次麒麟表演中,部分麒麟頭手穿戴由肯綮科技提供的外骨骼裝置。該設備集成了運動感知系統與自學習運動增強AI算法,能夠輔助舞者完成麒麟騰躍、彎身、擺尾等高強度動作,不僅提升舞姿的穩定性與協調性,也顯著減輕了身體負擔。

據傳承人介紹,麒麟舞是集南北派麒麟之長,兼具「剛勁、莊嚴、細膩、靈活」之風格,尤其強調「內外兼修」,對舞者的體力和功法要求極高。以往麒麟頭手常因長時間負重而腰背酸痛,而外骨骼的加入不僅讓表演更具生動性,也延長了演出時長與安全性,成為現代技術賦能非遺傳承的創新嘗試

6.webp

本次表演走入地鐵崗廈北「坪山站」、商圈等公共空間,與市民日常生活「零距離」接觸,傳統鼓點與現代都市節奏相互交融,激發出全新的文化體驗,也讓坪山麒麟舞這一源自明末清初、落地生根於客家人聚居區的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webp

演藝專場在長守戲劇谷上演,激昂鑼鼓下,光武堂麒麟隊以「鬧鑼調」「七星調」等音樂生動再現「春耕秋收」「慶豐收」等鄉村生活場景;教學課程中,傳承人系統教授丁字步、陰陽步等基本功,令傳統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和參與感。

3.webp

資料顯示,坪山麒麟舞起源於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隨客家人南遷,到民國時期在坪山落地生根。坪山麒麟舞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礎上,根據農耕文化時期農民們在四季生活和勞作習慣等方面的內容創編而成。其基本結構、套路體系深受儒道思想與農耕文化影響,既有武術功法基礎,又蘊含周易陰陽五行運行原理,是一門兼具藝術與哲理的傳統表演形式。

5.webp

近年來,深圳坪山區高度重視非遺活態傳承,通過建設麒麟文化推廣項目、開展「麒麟舞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不斷擴大影響力。與高校、科技企業的合作,也使麒麟舞成為深圳非遺中最具創新表達力的代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坪山麒麟舞將作為深圳市唯一受邀項目,代表廣東非遺亮相「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更廣闊的國際平台上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風采。

未來,坪山還將持續推進「科技+非遺」融合路徑,探索多元傳播形式,讓更多人看見、聽見、體驗到麒麟舞的文化魅力,讓古老非遺在新時代真正「潮」起來、「活」下去。

圖文素材:深圳新聞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