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美食

客家人憑著這幾樣手藝,征服了無數吃貨

来源:客家聯盟 作者: 时间:2024年05月11日
分享:

客家人憑著這幾樣手藝,征服了無數吃貨

客家美食之豐富、底蘊之豐厚,也是美食家與吃貨絕對不會放過的目標。各種不起眼的山間食材,在樸實、勤儉的客家人手中變化出無數花樣。憑下面這些手藝,客家人征服了無數吃貨……

1.gif

釀:客家菜無所不釀

在客家菜中,懂得釀非常重要。客家人無所不釀,隨便一種菜都能拿來釀,變換出N+1種花樣。其中最出名,也最受客家人喜愛的便是聞名海內外的客家釀豆腐。

2.gif

為什麽客家人這麽喜歡釀?這要講到一個傳說。客家人從中原遷移而來,骨子裏就愛吃餃子,但當時的山區沒有面粉,於是,精明手巧的客家人就發明了「釀」食,用別的菜代替餃子皮,將肉餡釀進去取代餃子,一解餃子的相思之苦。

3.webp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名菜,還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廣受歡迎。

5.webp

除了我們熟悉的釀豆腐、釀苦瓜、釀辣椒等,人類已無法阻止客家釀菜的發展,種類多到你無法想象,而且釀出了常人無法做到的境界。

6.webp
客家百菜釀

扣:葷素相扣,客家風味

「扣」是客家菜的又一經典手法,講究葷素搭配,看似簡單,卻非常考究選材、腌製與火候:將互不相幹的兩樣食材,通過柴火的作用互相滲透;不同肉菜的搭配,又要搭配不同的調料,千變萬化。

7.webp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客家梅菜扣肉。幹韌的梅菜吸收了豬肉的油膩,令豬肉肥而不膩,而梅菜多汁甘香,成為客家菜的招牌。而那看似不起眼,作為配菜的梅菜卻是客家人的驕傲。

8.webp

梅菜扣肉是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傳為 「正氣」菜而久負盛名。在客家扣菜中,除了梅菜外,精明的客家人還會用各種山間蔬菜相扣,如香芋、茶樹菇等等。

9.webp

圓:客家菜中數不完的「圓」

「圓」是什麽?客家人習慣把丸狀食品叫做「圓」,肉丸也叫「肉圓」。在客家菜中,「圓」也是最常見的菜,並且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此外,還有人把客家肉圓叫「捶圓」。

10.webp

為什麽肉丸會叫捶圓?這就要追溯歷史了。兩千年前《禮記》就有記載一種叫「搗珍」的菜肴,其做法就是將肉反復捶打,使之爽口彈牙。而將中原文化帶到南方的客家人就傳承了這種古老的飲食習俗,所以客家肉圓也叫捶圓。

11.webp

而客家肉丸如此彈牙爽口,還有一個秘訣:木薯粉。它是客家肉丸必不可少的夥伴。客家人很懂得如何善用山間食材,在肉圓中加入適量的木薯粉,保證了肉丸的彈性。

12.webp

客家圓很具客家菜的特色,普通的肉圓就有豬肉圓、牛肉圓、魚圓、蝦圓等,另外還有利用各種蔬菜製作的素圓,如用芋頭做的芋圓,用蘿蔔做的蘿蔔圓,用勺菜做的勺圓。

13.webp

腌:腌出客家風味

靠山吃山的客家人非常愛做腌菜,不管是肉還是蔬菜,客家人都能腌出一番風味,而其用到最重要的腌料就是鹽。

14.webp

鹽焗雞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客家菜。鹽焗雞外表澄黃油亮,混合著雞肉的清醇香味及鹽焗雞粉的鹹鮮味道,肉質爽滑鮮嫩,深受人們喜愛。

15.webp

客家腌菜有大家熟悉的鹹菜、蘿蔔幹等,可生吃、可炒還可煲湯,無論如何烹飪都別有一番風味。客家人最鍾愛的腌肉是腌鹹豬肉,它是將新鮮的五花肉,用鹽與各式調料腌製而成,是客家人最愛的下酒菜,吃過就無法忘記。

16.webp

除此之外,還有客家臘肉。不同於廣式臘肉,製作客家臘肉最主要的調料依然是鹽,其次,它不是烘幹的,是在靠山風生曬而幹的。這樣製作的臘肉與臘腸,更能突顯肉的香味,百吃不厭。

粄:一年四季離不開「粄」

粄在客家人生活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一年四季都出現在各種節日中。它由各種雜糧混合而成,即使是當地的客家人也不敢說全部都吃過。

17.webp

粄是怎麽創造出來的?皆因客家人的創造力與心靈手巧,過去客家山區物資匱乏,客家娘子們除了要下地幹活外,還要確保一家人吃得好,於是只能在各種粗糧上想盡辦法,變著花樣做出各種填飽肚子的食品,粄就這樣應運而生。

18.webp

發粄又稱「笑粄 」,是客家人過年常備常食的點心。往米漿中摻入小蘇打粉,發酵後倒入小瓷碗裏,放進大鍋內蒸熟後,粄就會隆出碗面顯裂縫,客家人稱之為。紅色碗被人看作喜慶的象征,所以碗要「越笑越好」。

如今粄已經不是果腹的主食,成為了客家特色的風味小吃和祭祀食品,色香味俱全,至今仍然很受歡迎。隨便一數就有紅粄、黃粄、白頭翁粄、雞頸粄、老鼠粄、筍粄、艾粄、蘿蔔粄……


(本文有刪節精簡)

分享:

客家人憑著這幾樣手藝,征服了無數吃貨

来源:客家聯盟 作者: 时间:2024年05月11日

客家美食之豐富、底蘊之豐厚,也是美食家與吃貨絕對不會放過的目標。各種不起眼的山間食材,在樸實、勤儉的客家人手中變化出無數花樣。憑下面這些手藝,客家人征服了無數吃貨……

1.gif

釀:客家菜無所不釀

在客家菜中,懂得釀非常重要。客家人無所不釀,隨便一種菜都能拿來釀,變換出N+1種花樣。其中最出名,也最受客家人喜愛的便是聞名海內外的客家釀豆腐。

2.gif

為什麽客家人這麽喜歡釀?這要講到一個傳說。客家人從中原遷移而來,骨子裏就愛吃餃子,但當時的山區沒有面粉,於是,精明手巧的客家人就發明了「釀」食,用別的菜代替餃子皮,將肉餡釀進去取代餃子,一解餃子的相思之苦。

3.webp

客家釀豆腐是客家名菜,還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廣受歡迎。

5.webp

除了我們熟悉的釀豆腐、釀苦瓜、釀辣椒等,人類已無法阻止客家釀菜的發展,種類多到你無法想象,而且釀出了常人無法做到的境界。

6.webp
客家百菜釀

扣:葷素相扣,客家風味

「扣」是客家菜的又一經典手法,講究葷素搭配,看似簡單,卻非常考究選材、腌製與火候:將互不相幹的兩樣食材,通過柴火的作用互相滲透;不同肉菜的搭配,又要搭配不同的調料,千變萬化。

7.webp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客家梅菜扣肉。幹韌的梅菜吸收了豬肉的油膩,令豬肉肥而不膩,而梅菜多汁甘香,成為客家菜的招牌。而那看似不起眼,作為配菜的梅菜卻是客家人的驕傲。

8.webp

梅菜扣肉是客家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傳為 「正氣」菜而久負盛名。在客家扣菜中,除了梅菜外,精明的客家人還會用各種山間蔬菜相扣,如香芋、茶樹菇等等。

9.webp

圓:客家菜中數不完的「圓」

「圓」是什麽?客家人習慣把丸狀食品叫做「圓」,肉丸也叫「肉圓」。在客家菜中,「圓」也是最常見的菜,並且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此外,還有人把客家肉圓叫「捶圓」。

10.webp

為什麽肉丸會叫捶圓?這就要追溯歷史了。兩千年前《禮記》就有記載一種叫「搗珍」的菜肴,其做法就是將肉反復捶打,使之爽口彈牙。而將中原文化帶到南方的客家人就傳承了這種古老的飲食習俗,所以客家肉圓也叫捶圓。

11.webp

而客家肉丸如此彈牙爽口,還有一個秘訣:木薯粉。它是客家肉丸必不可少的夥伴。客家人很懂得如何善用山間食材,在肉圓中加入適量的木薯粉,保證了肉丸的彈性。

12.webp

客家圓很具客家菜的特色,普通的肉圓就有豬肉圓、牛肉圓、魚圓、蝦圓等,另外還有利用各種蔬菜製作的素圓,如用芋頭做的芋圓,用蘿蔔做的蘿蔔圓,用勺菜做的勺圓。

13.webp

腌:腌出客家風味

靠山吃山的客家人非常愛做腌菜,不管是肉還是蔬菜,客家人都能腌出一番風味,而其用到最重要的腌料就是鹽。

14.webp

鹽焗雞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客家菜。鹽焗雞外表澄黃油亮,混合著雞肉的清醇香味及鹽焗雞粉的鹹鮮味道,肉質爽滑鮮嫩,深受人們喜愛。

15.webp

客家腌菜有大家熟悉的鹹菜、蘿蔔幹等,可生吃、可炒還可煲湯,無論如何烹飪都別有一番風味。客家人最鍾愛的腌肉是腌鹹豬肉,它是將新鮮的五花肉,用鹽與各式調料腌製而成,是客家人最愛的下酒菜,吃過就無法忘記。

16.webp

除此之外,還有客家臘肉。不同於廣式臘肉,製作客家臘肉最主要的調料依然是鹽,其次,它不是烘幹的,是在靠山風生曬而幹的。這樣製作的臘肉與臘腸,更能突顯肉的香味,百吃不厭。

粄:一年四季離不開「粄」

粄在客家人生活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一年四季都出現在各種節日中。它由各種雜糧混合而成,即使是當地的客家人也不敢說全部都吃過。

17.webp

粄是怎麽創造出來的?皆因客家人的創造力與心靈手巧,過去客家山區物資匱乏,客家娘子們除了要下地幹活外,還要確保一家人吃得好,於是只能在各種粗糧上想盡辦法,變著花樣做出各種填飽肚子的食品,粄就這樣應運而生。

18.webp

發粄又稱「笑粄 」,是客家人過年常備常食的點心。往米漿中摻入小蘇打粉,發酵後倒入小瓷碗裏,放進大鍋內蒸熟後,粄就會隆出碗面顯裂縫,客家人稱之為。紅色碗被人看作喜慶的象征,所以碗要「越笑越好」。

如今粄已經不是果腹的主食,成為了客家特色的風味小吃和祭祀食品,色香味俱全,至今仍然很受歡迎。隨便一數就有紅粄、黃粄、白頭翁粄、雞頸粄、老鼠粄、筍粄、艾粄、蘿蔔粄……


(本文有刪節精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