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深圳大浪:打造中國南方山歌文化重鎮

来源:梅州日報 作者:楊宏海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分享:

深圳大浪:打造中國南方山歌文化重鎮

大浪街道,隸屬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客家風情著稱。當地客家居民眾多,大浪山歌更是深圳客家文化瑰寶之一。自2012年起,大浪街道便啟動本土客家山歌收集工程,編纂出版《大浪客家山歌集》《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等文獻,並建立起全省首個麒麟博物館,深度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進一步啟動客家文化的當代生命力,大浪街道攜手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打造了大浪客家文化體驗中心。2018年,龍華區委宣傳部、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大浪街道辦事處、龍華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市文藝界,誠邀姚峰、楊宏海、石鋼等文藝名家,聯合舉辦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旨在借助這一高規格、專業性、普及性、公正性的賽事平臺,以轄區本土文化為基礎,推進客家山歌的傳承與創新。該賽事受到廣泛矚目,並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秉承「搶救原生態,精品留後代;創新原生態,吸引新一代」的理念,我們致力於保存傳統客家山歌精髓,同時融入現代元素,使之更貼近年輕一代審美需求。六年來,大浪街道辦憑藉陽臺山自然景觀優勢,搭起實景賽歌臺,成功舉辦了六屆大賽,每屆均有不同亮點,不僅吸引了全國各省市的山歌高手參賽,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吸引了千萬觀眾的關注,使客家山歌的魅力得以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

大賽期間,我們邀請到著名山歌藝術家黃婉秋等嘉賓助陣,並推出一系列原創節目,如《相會陽臺山》《陽臺山放歌》等,結合麒麟舞等特色表演,極大提升了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即使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第四屆和第五屆大賽仍以線上形式順利舉辦,第六屆回歸實地,規模更大,影響更深,賽事借助新媒體矩陣傳播,輻射人群超490萬人次。

歷經六載磨礪,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已培育出9位「山歌王」,聯動全國各地的山歌愛好者和藝術名家,鑄就了一張深圳乃至大灣區的文化新名片。大賽成果充分展現了中華各民族山歌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創新活力,也驗證了在深圳這樣的新興移民城市和改革開放前沿地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可能性。

為了總結成績、再接再厲,我們精心彙集了六屆大賽的珍貴影像資料,編輯成冊,並以此專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

面對嶄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深挖本土文化潛能,聯動各級力量,矢志不渝地推動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立足本土、走向海內外,朝著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標誌性音樂盛事的目標邁進,力爭把大浪打造成為中國南方山歌文化重鎮。通過積極開展國內外山歌文化交流活動,我們期望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文化建設中貢獻更大的力量,讓山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

(附注:此文系作者為深圳大浪街道主編《山歌響徹陽臺山》專刊寫的序言。)

分享:

深圳大浪:打造中國南方山歌文化重鎮

来源:梅州日報 作者:楊宏海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大浪街道,隸屬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客家風情著稱。當地客家居民眾多,大浪山歌更是深圳客家文化瑰寶之一。自2012年起,大浪街道便啟動本土客家山歌收集工程,編纂出版《大浪客家山歌集》《深圳大浪客家方言志》等文獻,並建立起全省首個麒麟博物館,深度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進一步啟動客家文化的當代生命力,大浪街道攜手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打造了大浪客家文化體驗中心。2018年,龍華區委宣傳部、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大浪街道辦事處、龍華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市文藝界,誠邀姚峰、楊宏海、石鋼等文藝名家,聯合舉辦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旨在借助這一高規格、專業性、普及性、公正性的賽事平臺,以轄區本土文化為基礎,推進客家山歌的傳承與創新。該賽事受到廣泛矚目,並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秉承「搶救原生態,精品留後代;創新原生態,吸引新一代」的理念,我們致力於保存傳統客家山歌精髓,同時融入現代元素,使之更貼近年輕一代審美需求。六年來,大浪街道辦憑藉陽臺山自然景觀優勢,搭起實景賽歌臺,成功舉辦了六屆大賽,每屆均有不同亮點,不僅吸引了全國各省市的山歌高手參賽,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吸引了千萬觀眾的關注,使客家山歌的魅力得以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

大賽期間,我們邀請到著名山歌藝術家黃婉秋等嘉賓助陣,並推出一系列原創節目,如《相會陽臺山》《陽臺山放歌》等,結合麒麟舞等特色表演,極大提升了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即使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第四屆和第五屆大賽仍以線上形式順利舉辦,第六屆回歸實地,規模更大,影響更深,賽事借助新媒體矩陣傳播,輻射人群超490萬人次。

歷經六載磨礪,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已培育出9位「山歌王」,聯動全國各地的山歌愛好者和藝術名家,鑄就了一張深圳乃至大灣區的文化新名片。大賽成果充分展現了中華各民族山歌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創新活力,也驗證了在深圳這樣的新興移民城市和改革開放前沿地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可能性。

為了總結成績、再接再厲,我們精心彙集了六屆大賽的珍貴影像資料,編輯成冊,並以此專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

面對嶄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深挖本土文化潛能,聯動各級力量,矢志不渝地推動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立足本土、走向海內外,朝著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標誌性音樂盛事的目標邁進,力爭把大浪打造成為中國南方山歌文化重鎮。通過積極開展國內外山歌文化交流活動,我們期望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文化建設中貢獻更大的力量,讓山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

(附注:此文系作者為深圳大浪街道主編《山歌響徹陽臺山》專刊寫的序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