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傳承歷史文脈 記住美麗鄉愁

来源:金羊網 作者:危健峰 謝瑤 張毅鵬 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分享:

傳承歷史文脈 記住美麗鄉愁

「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梅江水長,客韻悠悠。梅州梅縣區的青山綠水間,24個中國傳統村落散落在8個鄉鎮,像一顆顆明珠閃爍著人文歷史的光芒。2022年4月,梅縣區獲評「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近年來,梅縣區結合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充分利用深厚的歷史人文、優質的生態資源等優勢,始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依託豐富的客家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特色,統籌抓好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工作,科學規劃、整合資源、注入產業,致力於打造梅縣區示範樣板。

 

連片保護,煥發古村落生機

陰那山西麓,有一個長達400多年歷史的村落——橋溪村。村內四面環山,道路曲折婉轉,民居更是形制多樣。其中,有13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築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擁有獨特資源稟賦的橋溪村,通過修繕保護和開發利用,已經變成一個集客家建築研究、客家風情展示、生態觀光等為一體的景點——「橋溪古韻」。

 

梅江水畔的水車鎮茶山村,34座傳統客家民居依山而建,連成一片。據介紹,當地堅持「修舊如舊,以用促保」原則,修繕紹德堂、雲漢女子學校、大夫第等8座文保單位,改造10座現代民居外立面,整合山水林泉、土地荷田、民俗文化的美育價值,現在茶山村成為遊客打卡的「網紅點」。

 

如何修繕保護這些傳統村落,讓傳統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近年來,梅縣區規劃構建「三區兩線四連片」的空間結構(三區:通過梅縣區傳統村落分佈及周邊串聯資源,構建紅色文化旅遊示範帶、客僑文化示範帶、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帶。兩線:美麗景觀廊道線,以國省道為幹線,打造山間綠道漫遊線,實現鄉村資源與區域交通樞紐30—60分鐘覆蓋,實現人與生態和諧共生;美麗水系遊憩線,以梅江水系為脈串接東西片區,通過建立濱江風光帶、風景道,聯動沿線傳統村落發展。四連片:包含道路連片規劃、設施連片規劃、資源連片規劃、產業連片規劃)。

通過「三區」統籌、「二線」串聯,「四連片」協同,近期將實現24個傳統村落全覆蓋,集中連片率達100%,遠期推廣覆蓋到梅縣區全域。目前,通過實施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專案,形成僑鄉文化展示片區(南口鎮)、紅色文化旅遊示範片區(雁洋鎮、鬆口鎮、白渡鎮、桃堯鎮、松源鎮)、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區(水車鎮、梅南鎮)3個集中連片、差異化發展片區,其中紅色文化旅遊示範區的雁洋段已經入選「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實現點上出彩、線上串聯、面上精彩,推動整體保護和資源利用。

引入產業,給古村落注入動能

走進南口鎮僑鄉村,稻田阡陌、河水潺潺、楊柳拂風,保存完好的116座傳統客家建築散佈其中,人直接感受到「客家古民居建築的天然博物館」的氣場。每年春季,當僑鄉村200多畝油菜花開放,金黃的油菜花映襯出圍屋的厚重質樸,遊客穿梭其中賞花觀景,宛如一幅《富春山居圖》。

原來,僑鄉村通過成立僑義公司,集約土地720畝,開展農產品生產、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等專案,群眾參與入股分紅,提高村民收入;依託麓湖山旅遊文化產業園,開發戶外拓展、遊學研學、露營等專案,吸納了381名村民就地就業。

梅縣區對傳統村落修繕保護的過程中,注重優化傳統村落的人居環境與村容村貌,結合實施「三大革命」和「六亂整治」,新建公廁、打造碧道、提升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完善了道路、照明、通信等配套設施。同時,注重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根據每個村落的實際情況,規劃或提升當地主導產業。如大黃村積極探索「黨組織+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成立大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36家金柚專業合作社,建立6個黨員金柚示範園,示範帶動200多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建成總投資1.9億元、面積300畝的省級現代金柚產業園——梅縣(大黃)金柚產業園,帶動就業1500多人,村民人均收入達3.2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3萬-5萬元,村民回流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建立機制,探索古村落「梅縣樣板」

打開「梅縣區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微信小程式,點擊桃堯鎮桃源村,村容村貌一覽無遺,點擊每座客家古民居,圖片、視頻、文字介紹一應俱全,遊客通過線上就可以遊覽和體驗傳統村落的美景,領略客家鄉村的獨特魅力。

「梅縣區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微信小程式,是梅縣區去年聘請第三方技術團隊搭建的平臺,將梅縣區2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內容通過視頻、圖片、文字以及720°全景影像等方式上傳至該平臺,用於收藏、記錄、宣傳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的各類歷史遺存和文化特色,進一步擴大了宣傳效果和影響範圍。同時,主導編制《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畫冊》,廣泛用於傳統村落的日常保護宣傳和學術溝通交流。此外,為讓全國各地都能領略到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的風采,梅縣區將2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數據資訊(包括圖片、文字、視頻介紹、VR全景)上傳至《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平臺。

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是梅縣探索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長效機制的一個舉措。在建立和創新機制方面,梅縣區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梅縣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方案》和《梅州市梅縣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制定了《梅縣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機制》。在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的基礎上,借助村民理事會的力量,已基本形成「政府-社會-村民」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

此外,梅縣區發揮多元主體聯動協作的優勢,成立指導工作組,對傳統村落的規劃建設、傳統建築風貌提升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並及時組織複盤和專題研討。鼓勵其他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投入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動員客僑、鄉賢帶動下的基層自治。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村民在文物部門等有關單位的指導下,進行傳統建築的維修和管理。結合村民實際經濟條件,政府酌情給予適當補助或由政府或村集體墊資修繕。

 

【文脈訪談】

溫亮興:深度挖掘古村落資源 打造獨特的文旅產業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梅州各地對傳統村落加強了保護和利用,那如何充分利用傳統村落的資源稟賦,深度挖掘和啟動這一豐富的資源,形成興村富民的產業?羊城晚報採訪了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客座教授、梅州市古民居研究會會長溫亮興。

羊城晚報:梅縣區傳統村落的資源稟賦有何獨特之處?

溫亮興:梅縣的傳統村落相比其他縣區傳統村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特點,比如僑鄉村聚集了大量的圍龍屋,分佈於開闊的田園空間一側為主,像串珠成鏈的圍龍屋集市一般;茶山村的客家建築特有的杠式屋,分佈於狹長的山坑田園兩側;橋溪村的客家建築依山傍水,以大山為背景,以小溪為紐帶,錯落分佈於溪穀邊上,最具有「仙氣」。梅縣的傳統村落每一個都獨具特色,資源各異,風光各不相同,歷史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

羊城晚報:近年來,梅縣區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對傳承歷史文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溫亮興:政府在文旅專案的打造以及鄉村振興專案的風貌提升改造中對歷史文脈的傳承起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比如「橋溪古韻」景區的打造,依託橋溪村的古民居修復及周邊景觀提升點綴,提煉核心要素,梳理了橋溪的歷史文脈,形成了橋溪古韻的主線;鬆口古鎮以下南洋第一站為核心宣傳點,設立「移民紀念廣場」等宣傳梅縣的歷史。

民間修復古民居更多是各姓氏宗親的力量凝聚,重點是修復學校、宗祠及家族堂屋,在家風家訓及學文重教等文脈方面起到了民間自覺的傳承延續。政府主導、民間自發自覺要相結合,互相補充,加上輿論宣揚和政策宣傳,更好發揮民間力量是為上策。

羊城晚報:怎樣在修復過程中兼顧人居環境,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改善居住環境?

溫亮興:古民居古建築在修復前先分析。如果是文保單位,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申報審批,按方案實施;如果只是傳統建築類型,則可以在保證結構安全和不改變風貌的前提下,提升舒適度。比如,增加現代化的廚房、衛生間等設施,也可以選擇飾面風貌與原有門窗造型色彩一致的現代化門窗,甚至瓦面也可以選擇風貌相似的現代小青瓦。總之風貌基本不改變,內部功能符合現代生活都可以,在使用中保護就是最好的保護,修復觀念也要與時俱進。

羊城晚報:傳統村落的修復修繕,如何與當地產業進行有機結合?

溫亮興:首先,要對古民居或傳統村落的資源進行分析,即在地理位置、資源特徵、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物質等方面進行分析。比如僑鄉村離城區近,交通方便,以圍龍屋為主,周邊田園風光地勢平坦。有潘毓剛祖居「南華又廬」,有《孝女彩金》拍攝地「德馨堂」等,有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等名人故居的打卡地,物產有蔬菜、油菜、蜂蜜等。

其次,是根據古民居或傳統村落周邊資源進行產業融合。比如僑鄉村,眾多的圍龍屋資源可與藝術院校合作設置寫生基地,帶動住宿餐飲。同時南華又廬舉辦展覽,引入遊學資源,也可參觀私塾,講好故事。周邊的蔬菜基地及其近城優勢,完全可能引導居民自發形成週末集市。

羊城晚報:隨著梅龍高鐵的開通,蘇區與灣區雙向奔赴,如何啟動傳統村落的文旅資源?

溫亮興:一是分析修繕之後的傳統村落具備哪些鄉村旅遊資源要素、傳統旅遊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分別是什麼。二是建立旅遊人才系統。我認為,人人都是旅遊人才。依託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特別是年輕黨員要學習起來,認真做好宣傳,利用好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宣傳傳統村落的建築、山水、人文、物產、故事、美食等,走出去、引進來,培訓農家廚娘、農家導遊等把所有村民變成人才,吸引外出人員回鄉創業。三是完善設施做好服務,政府引導做好服務標準流程,只有全民參與的鄉村旅遊才會持久有生命力。

文 | 記者 危健峰 實習生 謝瑤 通訊員 張毅鵬

分享:

傳承歷史文脈 記住美麗鄉愁

来源:金羊網 作者:危健峰 謝瑤 張毅鵬 时间:2024年09月27日

「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梅江水長,客韻悠悠。梅州梅縣區的青山綠水間,24個中國傳統村落散落在8個鄉鎮,像一顆顆明珠閃爍著人文歷史的光芒。2022年4月,梅縣區獲評「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近年來,梅縣區結合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充分利用深厚的歷史人文、優質的生態資源等優勢,始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依託豐富的客家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特色,統籌抓好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工作,科學規劃、整合資源、注入產業,致力於打造梅縣區示範樣板。

 

連片保護,煥發古村落生機

陰那山西麓,有一個長達400多年歷史的村落——橋溪村。村內四面環山,道路曲折婉轉,民居更是形制多樣。其中,有13座客家傳統民居建築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擁有獨特資源稟賦的橋溪村,通過修繕保護和開發利用,已經變成一個集客家建築研究、客家風情展示、生態觀光等為一體的景點——「橋溪古韻」。

 

梅江水畔的水車鎮茶山村,34座傳統客家民居依山而建,連成一片。據介紹,當地堅持「修舊如舊,以用促保」原則,修繕紹德堂、雲漢女子學校、大夫第等8座文保單位,改造10座現代民居外立面,整合山水林泉、土地荷田、民俗文化的美育價值,現在茶山村成為遊客打卡的「網紅點」。

 

如何修繕保護這些傳統村落,讓傳統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近年來,梅縣區規劃構建「三區兩線四連片」的空間結構(三區:通過梅縣區傳統村落分佈及周邊串聯資源,構建紅色文化旅遊示範帶、客僑文化示範帶、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帶。兩線:美麗景觀廊道線,以國省道為幹線,打造山間綠道漫遊線,實現鄉村資源與區域交通樞紐30—60分鐘覆蓋,實現人與生態和諧共生;美麗水系遊憩線,以梅江水系為脈串接東西片區,通過建立濱江風光帶、風景道,聯動沿線傳統村落發展。四連片:包含道路連片規劃、設施連片規劃、資源連片規劃、產業連片規劃)。

通過「三區」統籌、「二線」串聯,「四連片」協同,近期將實現24個傳統村落全覆蓋,集中連片率達100%,遠期推廣覆蓋到梅縣區全域。目前,通過實施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專案,形成僑鄉文化展示片區(南口鎮)、紅色文化旅遊示範片區(雁洋鎮、鬆口鎮、白渡鎮、桃堯鎮、松源鎮)、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區(水車鎮、梅南鎮)3個集中連片、差異化發展片區,其中紅色文化旅遊示範區的雁洋段已經入選「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實現點上出彩、線上串聯、面上精彩,推動整體保護和資源利用。

引入產業,給古村落注入動能

走進南口鎮僑鄉村,稻田阡陌、河水潺潺、楊柳拂風,保存完好的116座傳統客家建築散佈其中,人直接感受到「客家古民居建築的天然博物館」的氣場。每年春季,當僑鄉村200多畝油菜花開放,金黃的油菜花映襯出圍屋的厚重質樸,遊客穿梭其中賞花觀景,宛如一幅《富春山居圖》。

原來,僑鄉村通過成立僑義公司,集約土地720畝,開展農產品生產、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等專案,群眾參與入股分紅,提高村民收入;依託麓湖山旅遊文化產業園,開發戶外拓展、遊學研學、露營等專案,吸納了381名村民就地就業。

梅縣區對傳統村落修繕保護的過程中,注重優化傳統村落的人居環境與村容村貌,結合實施「三大革命」和「六亂整治」,新建公廁、打造碧道、提升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完善了道路、照明、通信等配套設施。同時,注重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根據每個村落的實際情況,規劃或提升當地主導產業。如大黃村積極探索「黨組織+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成立大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36家金柚專業合作社,建立6個黨員金柚示範園,示範帶動200多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建成總投資1.9億元、面積300畝的省級現代金柚產業園——梅縣(大黃)金柚產業園,帶動就業1500多人,村民人均收入達3.2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3萬-5萬元,村民回流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建立機制,探索古村落「梅縣樣板」

打開「梅縣區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微信小程式,點擊桃堯鎮桃源村,村容村貌一覽無遺,點擊每座客家古民居,圖片、視頻、文字介紹一應俱全,遊客通過線上就可以遊覽和體驗傳統村落的美景,領略客家鄉村的獨特魅力。

「梅縣區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微信小程式,是梅縣區去年聘請第三方技術團隊搭建的平臺,將梅縣區2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內容通過視頻、圖片、文字以及720°全景影像等方式上傳至該平臺,用於收藏、記錄、宣傳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的各類歷史遺存和文化特色,進一步擴大了宣傳效果和影響範圍。同時,主導編制《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畫冊》,廣泛用於傳統村落的日常保護宣傳和學術溝通交流。此外,為讓全國各地都能領略到梅縣區中國傳統村落的風采,梅縣區將24個中國傳統村落的數據資訊(包括圖片、文字、視頻介紹、VR全景)上傳至《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平臺。

傳統村落數位化博物館,是梅縣探索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長效機制的一個舉措。在建立和創新機制方面,梅縣區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及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梅縣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方案》和《梅州市梅縣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規劃》,制定了《梅縣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機制》。在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的基礎上,借助村民理事會的力量,已基本形成「政府-社會-村民」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

此外,梅縣區發揮多元主體聯動協作的優勢,成立指導工作組,對傳統村落的規劃建設、傳統建築風貌提升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並及時組織複盤和專題研討。鼓勵其他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投入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動員客僑、鄉賢帶動下的基層自治。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村民在文物部門等有關單位的指導下,進行傳統建築的維修和管理。結合村民實際經濟條件,政府酌情給予適當補助或由政府或村集體墊資修繕。

 

【文脈訪談】

溫亮興:深度挖掘古村落資源 打造獨特的文旅產業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梅州各地對傳統村落加強了保護和利用,那如何充分利用傳統村落的資源稟賦,深度挖掘和啟動這一豐富的資源,形成興村富民的產業?羊城晚報採訪了廣州美術學院城市學院客座教授、梅州市古民居研究會會長溫亮興。

羊城晚報:梅縣區傳統村落的資源稟賦有何獨特之處?

溫亮興:梅縣的傳統村落相比其他縣區傳統村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特點,比如僑鄉村聚集了大量的圍龍屋,分佈於開闊的田園空間一側為主,像串珠成鏈的圍龍屋集市一般;茶山村的客家建築特有的杠式屋,分佈於狹長的山坑田園兩側;橋溪村的客家建築依山傍水,以大山為背景,以小溪為紐帶,錯落分佈於溪穀邊上,最具有「仙氣」。梅縣的傳統村落每一個都獨具特色,資源各異,風光各不相同,歷史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

羊城晚報:近年來,梅縣區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對傳承歷史文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溫亮興:政府在文旅專案的打造以及鄉村振興專案的風貌提升改造中對歷史文脈的傳承起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比如「橋溪古韻」景區的打造,依託橋溪村的古民居修復及周邊景觀提升點綴,提煉核心要素,梳理了橋溪的歷史文脈,形成了橋溪古韻的主線;鬆口古鎮以下南洋第一站為核心宣傳點,設立「移民紀念廣場」等宣傳梅縣的歷史。

民間修復古民居更多是各姓氏宗親的力量凝聚,重點是修復學校、宗祠及家族堂屋,在家風家訓及學文重教等文脈方面起到了民間自覺的傳承延續。政府主導、民間自發自覺要相結合,互相補充,加上輿論宣揚和政策宣傳,更好發揮民間力量是為上策。

羊城晚報:怎樣在修復過程中兼顧人居環境,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改善居住環境?

溫亮興:古民居古建築在修復前先分析。如果是文保單位,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申報審批,按方案實施;如果只是傳統建築類型,則可以在保證結構安全和不改變風貌的前提下,提升舒適度。比如,增加現代化的廚房、衛生間等設施,也可以選擇飾面風貌與原有門窗造型色彩一致的現代化門窗,甚至瓦面也可以選擇風貌相似的現代小青瓦。總之風貌基本不改變,內部功能符合現代生活都可以,在使用中保護就是最好的保護,修復觀念也要與時俱進。

羊城晚報:傳統村落的修復修繕,如何與當地產業進行有機結合?

溫亮興:首先,要對古民居或傳統村落的資源進行分析,即在地理位置、資源特徵、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物質等方面進行分析。比如僑鄉村離城區近,交通方便,以圍龍屋為主,周邊田園風光地勢平坦。有潘毓剛祖居「南華又廬」,有《孝女彩金》拍攝地「德馨堂」等,有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等名人故居的打卡地,物產有蔬菜、油菜、蜂蜜等。

其次,是根據古民居或傳統村落周邊資源進行產業融合。比如僑鄉村,眾多的圍龍屋資源可與藝術院校合作設置寫生基地,帶動住宿餐飲。同時南華又廬舉辦展覽,引入遊學資源,也可參觀私塾,講好故事。周邊的蔬菜基地及其近城優勢,完全可能引導居民自發形成週末集市。

羊城晚報:隨著梅龍高鐵的開通,蘇區與灣區雙向奔赴,如何啟動傳統村落的文旅資源?

溫亮興:一是分析修繕之後的傳統村落具備哪些鄉村旅遊資源要素、傳統旅遊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分別是什麼。二是建立旅遊人才系統。我認為,人人都是旅遊人才。依託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特別是年輕黨員要學習起來,認真做好宣傳,利用好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宣傳傳統村落的建築、山水、人文、物產、故事、美食等,走出去、引進來,培訓農家廚娘、農家導遊等把所有村民變成人才,吸引外出人員回鄉創業。三是完善設施做好服務,政府引導做好服務標準流程,只有全民參與的鄉村旅遊才會持久有生命力。

文 | 記者 危健峰 實習生 謝瑤 通訊員 張毅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