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說嶺南·江冰】廈滘網紅街:廣州城鄉結合部的一朵奇葩
番禺廈滘網紅街,廣州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的一朵奇葩,我視為城鄉結合的一個奇妙現象。
鄰近大型交易中心——改革開放初期由香港人在此創辦興起。建於明代的村莊幾乎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味彌漫的大賣場與各路消費場景,共同構成城鄉結合部斑駁陸離的廣州場景:
幾分都市,幾分鄉土,幾分商貿,還有一分古風猶存。
但,居然生出一條網紅街。
夜色降臨,燈火輝煌,人頭攢動,少男少女居多。
街區在一個巨大的棚子之下,原為賣場商貿攤位。不知從何時開始,村民想起了用年輕人喜歡的各種物像——作為商業的引導,尤其是廣州的美食。
於是,年輕人喜歡的網紅打卡地應運而生。
既是一個商業奇跡,也是嶺南文化、都市時尚、鄉土文化、青年亞文化、網路文化、現代設計文化的一個大雜燴、大拼盤。
其間隱約可見設計師的時尚筆觸,但隨即被世俗浪潮淹沒。
搶眼的卻是一種難以一言概括景象:
色彩斑斕,繽紛駁雜,各種文化混搭式拼盤式呈現。似乎毫無邏輯、不講規則,猶如網路無中心的網格——散落在這條網紅街上。
當然,網紅街並不紊亂,街牌鮮明:1234567。七條街道,每個街道上也有其主題,但並不十分單一。
我走進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界,由此享受網路空間與時間的「飛翔感」。看似隨意,實則有其內在規律。
一座藝術迷宮?
用藝術來標注,似乎不完全合適。好像一個筐子裏頭放了許多東西,但其背後推手是商業。
比如,當年長途販運小販「倒爺」喜用的蛇皮袋——被妝成時髦模特外衣。
比如,老舊的茶杯與臉盆放大成景物,年代感瞬間喚醒。
年輕人蜂擁而至,租漢服拍照的小姐姐雀躍不已。
我最喜歡一塊標滿粵語俚語的背景牌,莫明其妙的俚話生出無數好奇。
當即留影,併發當地人求答案:
冇根治鵝,你街七訓,見攰就唞……
原來標榜一種粵式詼諧與調侃。
這裏有十元的速食,有年輕人喜歡的奶茶、雙皮奶、水果撈,甜點種種,琳琅滿目。當然,更少不了物美價廉、各種消費檔次的廣州美食。
我進了一家主打潮汕海鮮的魚仔店,首次品嘗到「油筷濕梅汁」——潮汕海鮮佳餚出品。
細長魚身如竹筷,海中特小號鰻魚?「油筷」應該是方言稱呼,我在網上沒查到學名。
妙在梅汁烹製,魚香脆口略微豬油點化,酸酸甜甜中有魚香肉香,葷香翻番。
一小碟海裏超小銀魚,比蝦皮還小,亦不知學名?但口感韌性,魚香濃郁。
海之遼闊,永遠有食不忘的美食。
豬肚油柑煲,豬肚反襯油柑果,再佐配數只橄欖,雙果聯手,成功提味:
豬肚粉腸特有淳香與果香完美攜手,成就一道卓越不群的嶺南美味。
可以看出,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在這裏消費?是網紅街設計者首要考慮的問題。
沒有深刻,只有親近;沒有高雅,只有通俗;沒有優雅,只有絢爛。
讓我聯想到廣州大商場服裝區的一檔嶺南中老年婦女常穿的花襯衫:
嶺南花卉密集開放圖案的傳統衣料花色,一如陽光下絢爛的鮮花盛開。土嗎?反正不洋氣,卻是屬於嶺南的傳統風格,長盛不衰。
所有眼前萬千物象以及嶺南花布以及美食,又似乎一步一步抵達廣州這座城的市井氣與煙火氣。
總之,網紅街猶如廣州郊區的一朵奇葩,呈現無數個混搭、雜拌、拼盤,西方雞尾酒式交匯,中國茅臺霜淇淋式混搭,傳統與現代融匯交流——屬於「嶺南之美」。
我的好奇如珠江水,一浪一浪:
讓你親近,讓你興趣盎然,讓你大開眼界,讓你快樂無比。
2024-10 廣州番禺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番禺廈滘網紅街,廣州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的一朵奇葩,我視為城鄉結合的一個奇妙現象。
鄰近大型交易中心——改革開放初期由香港人在此創辦興起。建於明代的村莊幾乎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味彌漫的大賣場與各路消費場景,共同構成城鄉結合部斑駁陸離的廣州場景:
幾分都市,幾分鄉土,幾分商貿,還有一分古風猶存。
但,居然生出一條網紅街。
夜色降臨,燈火輝煌,人頭攢動,少男少女居多。
街區在一個巨大的棚子之下,原為賣場商貿攤位。不知從何時開始,村民想起了用年輕人喜歡的各種物像——作為商業的引導,尤其是廣州的美食。
於是,年輕人喜歡的網紅打卡地應運而生。
既是一個商業奇跡,也是嶺南文化、都市時尚、鄉土文化、青年亞文化、網路文化、現代設計文化的一個大雜燴、大拼盤。
其間隱約可見設計師的時尚筆觸,但隨即被世俗浪潮淹沒。
搶眼的卻是一種難以一言概括景象:
色彩斑斕,繽紛駁雜,各種文化混搭式拼盤式呈現。似乎毫無邏輯、不講規則,猶如網路無中心的網格——散落在這條網紅街上。
當然,網紅街並不紊亂,街牌鮮明:1234567。七條街道,每個街道上也有其主題,但並不十分單一。
我走進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界,由此享受網路空間與時間的「飛翔感」。看似隨意,實則有其內在規律。
一座藝術迷宮?
用藝術來標注,似乎不完全合適。好像一個筐子裏頭放了許多東西,但其背後推手是商業。
比如,當年長途販運小販「倒爺」喜用的蛇皮袋——被妝成時髦模特外衣。
比如,老舊的茶杯與臉盆放大成景物,年代感瞬間喚醒。
年輕人蜂擁而至,租漢服拍照的小姐姐雀躍不已。
我最喜歡一塊標滿粵語俚語的背景牌,莫明其妙的俚話生出無數好奇。
當即留影,併發當地人求答案:
冇根治鵝,你街七訓,見攰就唞……
原來標榜一種粵式詼諧與調侃。
這裏有十元的速食,有年輕人喜歡的奶茶、雙皮奶、水果撈,甜點種種,琳琅滿目。當然,更少不了物美價廉、各種消費檔次的廣州美食。
我進了一家主打潮汕海鮮的魚仔店,首次品嘗到「油筷濕梅汁」——潮汕海鮮佳餚出品。
細長魚身如竹筷,海中特小號鰻魚?「油筷」應該是方言稱呼,我在網上沒查到學名。
妙在梅汁烹製,魚香脆口略微豬油點化,酸酸甜甜中有魚香肉香,葷香翻番。
一小碟海裏超小銀魚,比蝦皮還小,亦不知學名?但口感韌性,魚香濃郁。
海之遼闊,永遠有食不忘的美食。
豬肚油柑煲,豬肚反襯油柑果,再佐配數只橄欖,雙果聯手,成功提味:
豬肚粉腸特有淳香與果香完美攜手,成就一道卓越不群的嶺南美味。
可以看出,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在這裏消費?是網紅街設計者首要考慮的問題。
沒有深刻,只有親近;沒有高雅,只有通俗;沒有優雅,只有絢爛。
讓我聯想到廣州大商場服裝區的一檔嶺南中老年婦女常穿的花襯衫:
嶺南花卉密集開放圖案的傳統衣料花色,一如陽光下絢爛的鮮花盛開。土嗎?反正不洋氣,卻是屬於嶺南的傳統風格,長盛不衰。
所有眼前萬千物象以及嶺南花布以及美食,又似乎一步一步抵達廣州這座城的市井氣與煙火氣。
總之,網紅街猶如廣州郊區的一朵奇葩,呈現無數個混搭、雜拌、拼盤,西方雞尾酒式交匯,中國茅臺霜淇淋式混搭,傳統與現代融匯交流——屬於「嶺南之美」。
我的好奇如珠江水,一浪一浪:
讓你親近,讓你興趣盎然,讓你大開眼界,讓你快樂無比。
2024-10 廣州番禺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