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全球客家

洛陽2025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偃師舉行

来源:人民網 作者:黃莎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分享:

洛陽2025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偃師舉行

11.jpg
活動現場。王祝鵬攝

人民網鄭州九日電】以「客家文化根在河洛」為主題的洛陽2025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於本月八日下午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舉行。

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總執行長曾觀濤及洛陽客聯會會長王群樂均有出席活動。

洛陽市偃師區委書記彭仁來致辭時表示,客家文化素有「中國傳統文化活化石」之稱,期望各界能深入探討客家文化的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從多角度、多層次呈現客家文化「根在河洛」的特質,為弘揚客家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同時,偃師區亦誠邀各方以產業為橋樑,弘揚客商精神,共赴開放之約,促進河洛經濟與客家經濟的深度融合。

曾觀濤在會上指出,洛陽作為客家先民首次南遷的出發地,是全球逾一億客家人的祖根地,客家文化與河洛文化實為一脈相承。他強調,應借助洛陽牡丹文化節此一平台,加強與世界各地客家人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共同發展。

在活動開幕後,偃師區以《謁祖河洛牡丹開 客居偃師產業興》為題,向與會人士介紹了偃師區的產業發展情況並進行招商推介。

隨後,曾觀濤、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北京大學周邊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及彭仁來共同為洛陽客家文化周邊傳播研究院揭牌。據悉,該研究院成立後,將發揮其研究客家文化的地緣優勢、教學優勢、研學優勢和理論優勢,共同推動客家文化的繼承、弘揚和傳播。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及牡丹文化的內涵,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深入探討了客家祖根地文化的豐富內涵、周邊傳播範圍、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為客家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參考和實踐經驗。

分享:

洛陽2025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偃師舉行

来源:人民網 作者:黃莎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11.jpg
活動現場。王祝鵬攝

人民網鄭州九日電】以「客家文化根在河洛」為主題的洛陽2025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於本月八日下午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舉行。

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總執行長曾觀濤及洛陽客聯會會長王群樂均有出席活動。

洛陽市偃師區委書記彭仁來致辭時表示,客家文化素有「中國傳統文化活化石」之稱,期望各界能深入探討客家文化的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從多角度、多層次呈現客家文化「根在河洛」的特質,為弘揚客家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同時,偃師區亦誠邀各方以產業為橋樑,弘揚客商精神,共赴開放之約,促進河洛經濟與客家經濟的深度融合。

曾觀濤在會上指出,洛陽作為客家先民首次南遷的出發地,是全球逾一億客家人的祖根地,客家文化與河洛文化實為一脈相承。他強調,應借助洛陽牡丹文化節此一平台,加強與世界各地客家人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共同發展。

在活動開幕後,偃師區以《謁祖河洛牡丹開 客居偃師產業興》為題,向與會人士介紹了偃師區的產業發展情況並進行招商推介。

隨後,曾觀濤、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北京大學周邊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及彭仁來共同為洛陽客家文化周邊傳播研究院揭牌。據悉,該研究院成立後,將發揮其研究客家文化的地緣優勢、教學優勢、研學優勢和理論優勢,共同推動客家文化的繼承、弘揚和傳播。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及牡丹文化的內涵,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深入探討了客家祖根地文化的豐富內涵、周邊傳播範圍、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為客家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參考和實踐經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