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與汕潮揭:大江奔流話「六緣」
劉友洪 鄒文清 鐘德彪 文/圖
一江貫通,因江結緣。隋唐時,華南地區不斷得到開發,流經閩西、粵東的一條大江,上下游分別設置了汀州、潮州。它們是今日閩西龍岩市與粵東汕頭、潮州、揭陽都市圈的歷史淵源。
閩西、粵東有深厚歷史情緣,突出表現在「六緣」,即「水緣相連、血緣相親、政緣相澤、商緣相通、文緣相和、紅緣相承」,既是閩西大地自古以來融入「海上絲綢之路」並獲得發展的文化傳承,也為兩地四市在新時代加強交流合作、共創美好未來提供新的契機和強勁動力。
圖為潮州市廣濟橋雄姿。
水緣 閩粵迢迢一水通
汀江浩蕩南下,以雷霆之力切開玳瑁—蓮花山脈,與向東而來的梅江相會,自此易名韓江,直奔潮汕平原,沖入無際南海。
這條被切開的千里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橫貫於閩西、粵東之間。山脈西北,屬客家民系;山脈東南,屬福佬(閩南、潮汕)民系。大江奔流,將客家、福佬兩大漢民系緊緊連在一起......
汀水、韓江全程470公里。汀江,因水流南方「丁」位而得名。韓江,則因唐代韓愈任潮州刺史而得名,是謂「潮州山水盡姓韓」。
「山遭庾嶺為南徼,水與潮陽作上流。」宋代汀州知州陳軒的詩句,形象描繪出汀、潮山水相連之勢。山之隔,造就了客家、福佬兩大民系的獨特性;水之通,呈現出閩西、粵東人流、物流交往的豐富性。一水相連,是上天賜予閩西、粵東獨一無二的地理情緣;水緣相通,更是兩地種種歷史情緣產生的基礎與展現的舞臺。
江流不息,開創汀潮「水緣相連」新紀元的代表人物是宋慈。南宋紹定五年(1232),「大宋提刑官」宋慈剛出任汀州長汀知縣。這時,細小的食鹽仍在引發朝野大動盪。食鹽來源本應遵循「量地以遠近」的原則,但長期以來,由於食鹽專賣榷禁政策,不產鹽的贛南、汀州卻要分別食用淮鹽、閩鹽(福鹽、漳鹽),而不能就近食用潮鹽。比如汀州運食福鹽(福州鹽),路途遙遠,價高質劣,人民苦不堪言。於是私販潮鹽的民間武裝出沒於閩粵贛邊,與官兵相搏,形成令朝廷頭痛不已的「鹽寇」問題。宋慈與汀州知州李華關心民瘼,上奏朝廷,終獲「汀州改運潮鹽」,於是命令沿河上下艄公水手報告汀江險灘,召集工匠削石平灘、開闢汀江航道。自此,汀州往潮州運鹽往返,鹽價下降,可謂物美價廉,公私便之。
宋慈開闢汀江航道、汀州改運潮鹽,既使汀潮兩地因河道歷史性疏通而大大加強了人流、物流交往,又使汀州人每日三餐都與潮州大地息息相通,山海情緣更為深化。
隨潮鹽北上的,還有媽祖信仰。南宋《臨汀志》記載長汀城中的三聖妃宮,這座閩西有史記載最早的一座供奉媽祖的廟宇,就是分靈于潮州媽祖祖廟;而且,「今州縣吏運鹽綱必禱焉」,當時汀州的州縣官吏組織汀人前往潮州運鹽,開船之前必須入廟虔誠祈禱媽祖保佑闖灘過險、一路平安。
「媽祖娭太」是閩西地區最為崇敬的女神。據調查,今日龍岩市有516處天后宮或媽祖祭祀點,是山區媽祖信仰重鎮。海神媽祖是福建莆田人,但汀州媽祖信仰卻從潮州傳入。潮州人先祖多遷自福建尤其是媽祖故里莆田,他們將媽祖信仰直接帶入潮州,而上游的汀州人不是從同屬福建的莆田而是從廣東潮州接受了媽祖信仰,更實現了媽祖從海神到河神(汀水韓江航運保護神)形象的延伸,極大拓展了媽祖信仰的內涵。
從食鹽到信仰,這是汀水韓江因一水相通而創造的汀潮兩地水緣相連、身心相通的經典體現。
血緣 水自家山匯
以蓮花山脈為界,韓江上游的汀江、梅江流域居住著客家人,下游則居住著福佬人。客家民系多由贛閩山地向閩粵山地散佈,故稱陸系,操客話。福佬民系主要由閩南沿海岸線南移進入潮汕平原,故稱海系,操閩語。
閩西與潮州的情緣還表現在客家人向潮汕地區的遷徙。隨著民系發展壯大,客家人越過蓮花山脈向潮州散佈。「大埔無福,澄海無客。」在舊潮州府9縣,最上游的大埔縣是純客家區,最下游的澄海縣是純潮語區,其餘7縣則都同時存在潮、客兩種方言。據潮汕學者統計,在今日潮汕地區,約有1/4—1/3地域分佈著會講客家話的居民,估計其數至少有100萬。正如先賢丘逢甲所言:「潮人口音,與漳泉同者十之七,與嘉惠汀贛同者十之三。」
圖為潮州市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道韻樓。
這些遷居潮汕的客家人,大都和閩西有著直接或間接關係,其先祖多直接由汀州或由汀州遷居梅州等地後再輾轉潮汕。如原屬潮州府的大埔縣,其氏族幾乎皆由汀州直接遷入。「潮學」奠基人、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便是客家饒氏十九世裔孫,十二世從梅縣鬆口遷往潮安。「上望汀州八角樓,下望潮州湘子橋」,客家饒氏皆出自宋末汀州推官饒濟宇,其人居汀州八角樓旁。故饒宗頤先生指出「客家學根本是潮州學內涵的一部分,不容加以分割。」
在饒平縣北部,客家土樓林立,據統計有200餘座。樓中居民先祖大多來自福建汀州。如中國最大的八邊形土樓、列入國保單位的道韻樓,所居黃氏先祖來自汀州。
客家人大量南遷潮汕,也有潮汕人大批北遷客家地區,時在1943年。1939年6月21日,農曆端午節,侵華日軍趁節日突襲汕頭,妄圖封鎖這個東南沿海僅存的港口,切斷中國抗日物資來源。次日,夏至,汕頭淪陷。6月27日,侵華日軍踏上廣濟橋耀武揚威,潮州淪陷。
1943年,廣東大旱,全省餓死約300萬人,日軍侵佔的潮汕死者最多達50萬人,餓殍遍野,十裡哀鳴,慘絕人寰。因汀水、韓江之便,潮州難民一路向北,尋找生命樂土。贛南羊腸鳥道,汀江沿途兩岸,一時難民填道。個中歷程,幾多辛酸!閩西大地則張開雙臂,把流離失所的潮汕難民緊緊擁入懷中,施以人間大愛和春日溫暖,天地動容。據資料顯示,當年進入閩西地區的潮汕難民至少在10萬以上,真可謂「村村寨寨有潮民,家家戶戶有潮親」。往事如煙,再續前緣。2015年龍岩市與潮州、汕頭三地政協合編《閩粵一江親》書籍,回顧閩西地區與潮汕地區人民在國難當頭的歲月裡相濡以沫的人間真情,在兩地之間激起強烈反響。此後,有關社會組織或義工隊伍成立「夢回潮汕尋親團」,幫助仍留在閩西贛南等地的潮汕難民尋親,截至2021年志願者幫助700多位古稀老人找到了潮汕親人,至2023年僅上杭縣就幫助60多位老人與潮汕親人重聚。一幕幕思念親人、久別重逢的故事在閩西與潮汕大地久久傳唱!
政緣 笑指公家馬足忙
汀潮士子易地為官,造福兩地,湧現眾多能臣循吏,為時人後世所傳頌。
宋代,潮州官員主要來自福建。南宋《臨汀志》記載,汀州進士有伍伯思、伍見獨、伍純中任潮州司戶,趙希璵任潮州錄參,伍杞任潮陽知縣,王宗哲、陰一鶚、江天錫任潮陽縣丞,張昊任潮陽主簿,造福潮州。
潮州揭陽進士黃煥國,則有「汀州生佛」美譽。南宋淳祐四年(1244)他任汀州通判時,汀州寇亂嚴重。他前往蓮(連)城,護送老弱婦孺攀登東田石(冠豸山)避亂,選調精壯營兵大敗匪寇。他前往清流縣,安撫百姓,穩定社會,組織生產,重建家園。離任返潮之際,「汀民臥轍挽留之,如嬰兒之失慈母」,在閩粵之界武平南安岩定光古佛祖寺旁,為他建立生祠。至今,揭陽市區的黃氏名賢公祠,有柱聯紀念黃煥國:「名重汀州,戡亂懷和生佛譽;賢昭揭梓,禦褒民祀學宮祠。」
元末動盪,汀州人陳良甫則在潮州戡亂,維護地方安靖。陳良甫少年隨父入粵讀書,寓居潮州惠來縣。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352—1361),先是賊犯海豐、揭陽,官兵不能抵禦,陳良甫倡眾奮擊,以功任海陽縣參簿。後有海盜佔據潮州城,陳良甫募兵克復,升任潮州推官、判官。隨後又升任潮州同知、惠潮總管、廣東道宣慰司副使、僉都元帥,捍禦江西汀贛、湖廣等處各路,廣大民眾賴之以安。
明代,閩西龍岩縣進士王源,因治理潮州而入《明史·循吏傳》。宣德十年(1435),明英宗登基,精選11位廷臣(京官)出任知府。六十歲的王源,就近出任毗鄰老家的潮州知府,開啟十年治潮之旅。下車伊始,王源即選用廉能之人,罷黜貪婪之徒,營造良好治理環境。隨後修建州縣學、鄉社學校,頒佈著名的藍田《呂氏鄉約》,親率士民每月初一、十五宣講並實行之,「出乎至誠,遠近感動」,淨化社會道德人心。潮州臨海多水患,他即「築圩岸,障田廬」,又「複置社倉,立警鋪」,人贊「政平訟理,善政多端」。王源治潮,至今最為人稱道的是重修廣濟橋(湘子橋),建二十四橋臺,「晴波千丈落虹蜺」,使之有「江南第一橋」之譽。古稀之年,王源向皇帝乞求退休,「潮人留之不獲,立祠祀之」。後輩學者陳獻章(白沙先生)讚歎:「吏於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慕之,唐莫若韓愈,明莫若王源!」把王源治潮與韓愈治潮相提並論。
明中葉弘治年間(1488—1505),潮州人饒金、汀州人葉元玉易地為官,書寫了傳奇華章。饒金出任汀州通判,不負所望,汀州因此訟理政平,人民安居樂業。潮州流傳的「饒金釋囚」故事說,汀州少年葉元玉被誣陷殺害鄰家少女而投入死牢。一日恰逢饒金查獄,經重查此案,最終還葉元玉清白之身。饒金又資助葉元玉攻讀高中進士。葉元玉為官後,特請朝廷調任潮州知府,易於報恩。葉元玉到達潮州,聞說饒金卻已去世,為之痛惜不已,令修飾饒墓,建報恩亭,立報恩碑。墓成,素服厚禮,至墓號泣,陪祭者聞之莫不涕下。汀潮情深,膾炙人口。
葉元玉曾在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500—1505)任潮州知府,為治潮名宦。潮州臨海,海潮侵擾,葉元玉即組織砌築堤岸。他還整飭吏治,重推教化,以道義勉勵潮屬士人,百姓稱之賢守。
犖犖大者之外,明初汀州人雷春、雷迅任潮州知府,雷春主修了潮州史上第一部府志。龍岩人林元任潮州推官,「審獄明允,嘗釋無辜者百餘,人稱‘於公複生’」。長汀舉人趙鉞,是普甯第一任知縣,當時縣城初設,百業未舉,他租住民房,「規度地勢,親行阡陌間,招集流亡,拊循無遺力」,入祀名宦祠。潮州海陽舉人韋濟任龍岩知縣,「凡百經營,功垂悠久。惠政在人,章章可紀」。揭陽舉人陳世俊任漳平知縣,「廉介慈祥,省刑薄斂」,積善余慶,其子陳思謙高中解元、進士。海陽才子吳殿邦任永定知縣,崇文重教,免除苛捐,被長久記頌。清代,上杭武狀元丁錦堂、永定武進士馬琳先後任南澳總兵,為捍衛祖國海防作出貢獻!
商緣 商多裡黨親
人員流動之際,物資流動也很繁忙。南宋以來,汀潮兩地實際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共同經濟區域,山海互補,融為一體,主角是潮州的魚鹽海產、汀州的竹木山產。民國時有人甚至說:汀江流域「在政治上言,雖劃于閩省區內,就經濟言,實應劃入粵省範圍」,從一個側面道出了當時汀潮經濟的密不可分。
南宋紹定五年(1232),宋慈等人開闢汀江航道,不但實現了汀人改食潮鹽,實際上也促成了贛人改食潮鹽。贛南人「走汀州」,以米換鹽,大米進入汀州,隨後運往潮州,汀水韓江呈現「鹽上米下」、百舸爭流景象。
反觀潮州,除豐順、大埔二縣外,「餘各縣類多童山濯濯」,而「汀郡在萬山中,土產以竹木為大宗」。諸木之中又以杉木為最。於是,汀江木排如梭,源源入潮。閩西方志於此記載如縷不絕。
與杉木以原形入潮不同,竹則變形為紙入潮。《天工開物》曰「凡造竹紙,事出南方,而閩省獨專其盛」,汀州又獨專閩省之盛。民國《潮州志》載:民國五年(1916)、九年(1920),潮汕輸出土紙,海外輸出分別為124539擔、121313擔,國內輸出分別是154849擔、201968擔。輸出總量約在30萬擔,它們至少七八成出自汀江流域。
清初,龍岩升格為直隸州,通過汀江支流永定河,與潮州的聯繫更加密切。為加強在潮州的木紙等行業經營,閩西商人在潮州廣設紙行。汀州、龍岩州旅潮人士更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潮州開元街合建了汀龍會館。會館仿北京汀州會館形制,正堂供奉媽祖。汀龍會館後發展為潮州最大會館,這是汀、龍、潮三州商貿至為密切的象徵。1916年,閩西上杭舉人丘複前來主持汀龍會館,他賦詩感慨:「水自家山匯,商多裡黨親。」1935年由其倡議,在汀龍會館創辦了汀龍小學,專招汀龍旅潮人士子女,有學生300多人。
清咸豐十年(1860),汕頭開埠;民國十年(1921),汕頭市政廳成立。汕頭發展為嶺東出入口之總匯,逐步取代潮州,躍升為潮汕、粵東乃至閩西、贛南的航運、金融、商業中心,「商業之盛,于全國中居第七位」。在潮汕的汀州客商與時俱進,以紙業為例,在以潮州設立總行,利用汕頭海運之利,從海上將汀紙運往廣州、佛山、上海、海外,使深山土紙走向遼闊海洋。
1927年,「萬金油大王」「報業鉅子」閩西永定人胡文虎,在汕頭建胡文虎大樓(永安堂製藥廠);1934年建胡文豹大樓(《星華日報》地址)。兩幢大樓仍屹立汕頭市區。
圖為胡文虎大樓。位於汕頭市民族路69號,永安堂製藥廠舊址,由愛國華僑胡文虎先生1927年投資興建。
文緣 鷓鴣聲裡下潮州
汀水韓江是汀潮人民的衣食之源,更是共同的精神家園。兩地文人墨客,沿河上下,足跡所至,心靈所發,留下佳篇,為山川壯色,讓歷史留痕。
明嘉靖十三年(1534)的一天,汀州永定縣西陂村,鼓樂喧天,人們正在迎接一位貴賓到來。來人是狀元、翰林院修撰、潮州海陽縣人林大欽。兩年前他高中狀元,年僅21歲。是年,他以母老乞歸,攜母自京入閩,順汀江南返潮州,特在途中赴永定西陂村拜謝恩人林賁山。民國《永定縣誌·惇行傳》為之記載:「林賁山,性慈祥,經商潮州,時有潮陽士人林大欽者,貧寒無依。賁山憐而助之,勉成其學。後大欽登嘉靖十一年進士,廷對擢第一人。告養回籍,道經上杭,赴西陂造廬拜謁,執義子禮。」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月,汀江兩岸楓葉如丹。潮州揭陽人、原兵部尚書翁萬達,北遊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後南歸。這位威震北疆的兵部尚書,前一年竟遭「免歸」(免官遣歸)。進入汀州,依然是乘舟自汀至潮。這時,汀州知府陳洪范剛好召集石匠,將長汀、上杭交界處汀江兩個著名惡灘——白頭礤、回龍灘上的頑石,「群然攻鑿,兩灘始平」。翁萬達應知府之請,欣然作《汀郡守華山陳君平兩灘碑記》。此記成為汀水韓江的著名文獻。行到上杭,翁萬達卒於舟中。
明萬曆十七年(1589)春,潮州澄海進士、年屆五十的名儒唐伯元,辭別老父老母,重回北京禮部任職。舟至上杭官莊,入住藍屋驛,唐伯元寫下《夜宿藍屋驛不寐》詩,字裡行間,家國情思,溢於言表。
明崇禎十五年(1642),35歲的福建學政、揭陽人郭之奇前來汀州校士(考核秀才),他選拔第一的是40歲的李世熊。李世熊這位有「明代文脈」之稱的汀州才子,卻在考場連連敗北,而潮州神童郭之奇21歲就高中進士。但郭之奇引李世熊為知己,邀往泉州府學,一起校閱福建下四府(福、興、泉、漳)歲考試卷。李世熊感知己之恩,一絲不苟完成任務。明亡,郭之奇矢志抗清,李世熊前往揭陽問候郭之奇,作詩贊其抗清之志堅定不移,非世俗可以改變。
清代、民國潮汕的繁華,不斷吸引汀州文人畫家前來謀生發展。清初長汀著名畫家上官周,「遍尋丘壑,屢至粵土」。他的《春日潮州金山眺韓文公祠》詩,寫景懷古抒情,盛讚韓愈治潮的過化偉功,感歎像潮州這般名勝、韓愈如此文宗,人世能幾回來、幾世有!隨後,武平畫家李燦也屢居潮州,所作之畫,惟妙惟肖,備受潮人珍重。
清末民國,汀州兩大名士康詠、丘複常年居潮,更將汀潮文化交流推上高峰。汀州進士康詠少年成名,曾在北京學詩於宗室、著名詩人寶廷。他三次居潮,辦學辦公司,惠及汀潮。第一次在1891—1893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僅30歲的康詠京城歸來,受聘出任潮州著名的東山書院院長。春水南流,一舟如葉,沖過了汀江惡灘白頭礤後,鄉愁與豪情共生,康詠吟詠出《由汀往潮舟中作》詩:「盈盈江水自南流,鐵鑄艄公紙作舟。三百灘頭風浪惡,鷓鴣聲裡下潮州。」康詠第二次居潮在1905—1907年間。清末,大興新式學堂。康詠出任官辦廣東惠潮嘉師範學堂(今韓山師院前身)第一任監督(校長)。潮汕報紙盛讚康詠「在閩新學界素著名譽」,公認他是最合適人選。康詠第三次居潮在1912—1916年間。時清帝遜位,康詠在北京結束資政院議員之職歸裡,倡議汀人在潮州辦鹽業公司,被推任總理。凡汀潮地方興革,康詠無不傾力襄助,深受汀潮人士推崇。1916年,康詠在潮州病逝,歸葬長汀。令人欣喜的是,康詠後人康惠芳定居潮州,心靈手巧,學得一手精湛的潮繡技藝,飛針走線,繡出的作品(工藝品)蜚聲遐邇,享譽海內外,她如今成為國家級「潮繡」技藝傳承人。
步隨康詠長期居潮者,是上杭舉人丘複。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陽節後一夜,青年丘複于潮州汀龍會館會晤神交已久的同宗丘逢甲,作詩唱和。此後,兩人更是互相支持,交誼尤深。1915—1937年,丘複長年客居潮汕,主持汀龍會館館務。潮州青年學者饒鍔(饒宗頤父)輯有《潮州西湖山志》,丘複欣然允諾為之作序。丘複的《念廬詩話》《願豐樓雜記》等著作,是汀潮珍貴文獻。
紅緣 汀水韓江紅一角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消滅了盤踞粵東的軍閥。由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倡議,1925年12月,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創辦。軍校歷時一年,共辦兩期。近水樓臺先得月,福建籍學員23人,其中14人來自閩西上杭、長汀、連城、武平等縣。「青年有志之士」、連城籍革命烈士李雲貴曾在這裡學習,參加北伐回閩西後,1929年領導了連南十三鄉大暴動,在家鄉「望雲草室」,受到毛澤東、朱德的親切教導。
「革命者來」。1927年南昌起義後,周恩來、朱德等率起義軍,按「先取東江,次取廣州,再行北伐」的既定戰略,南下廣東,決心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行至贛南,因汀韓一水貫通,起義軍決定改道沿汀江直下粵東,再入東江。9月6日、9日起義軍先後進駐長汀城、上杭城,開展革命活動。18日,起義軍進入廣東,23—30日,佔領潮州、汕頭,史稱「潮汕七日紅」。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來離開上海,乘船浮海經香港抵達汕頭,沿著他親自開闢的中央紅色交通線,溯韓江、汀水北上,經潮州、大埔、永定、長汀,到達「紅都」瑞金,電告中央:一路順風,平安到達「娘家」!這條以韓江、汀水為基幹的中央紅色交通線,不僅傳送上海黨中央與蘇區的往來檔,運送蘇區急需的物資和經費,而且安全護送了一大批党的重要領導人,被譽為「蘇維埃血脈」。
揭陽普甯市有方方紀念館,閩西長汀縣也有方方紀念館。方方是揭陽普寧縣(市)人。1930年,方方進入閩西蘇區工作,成為閩西蘇區重要領導人之一。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後,方方奉命留守閩西蘇區,任紅九團政委和岩連甯特區政府負責人,領導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1937年2月,方方奉命前往延安彙報工作,帶回了黨中央的親切問候:「三年苦鬥,偉大勝利。」1937年10月,中共閩粵贛邊省委(後改稱中共閩西南潮梅特委)成立,方方任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方方仍對閩西革命老區一往情深,時常牽掛,留下許多感人佳話。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成立。總兵力約1萬人,軍政主官和指戰員大多來自汀江、韓江流域的閩西和粵東梅縣、潮汕等地。閩粵贛邊縱隊配合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或獨立作戰,橫掃二十餘縣,先後解放了閩西、粵東全境,被譽為「華南堅強的一翼」,為華南解放創造了歷史功勳。
「汀水韓江紅一角」,閩西粵東兩地人民的紅色情緣歷經血與火的考驗,歷久彌新。
往事越千年,汀潮話「六緣」。兩地都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之地,閩西客家、紅色、生態文化深厚,汕潮揭商業、僑鄉、特區文化凸現。兩地自然、經濟、社會、文化全方位天然互補,歷史上走出了一條山海共進的成功之路。
進入新時代,便捷的交通和密切的人員往來,必將開啟閩西大地與汕潮揭都市圈協作共進的新程,互聯互通,合作共贏,未來可期!
劉友洪 鄒文清 鐘德彪 文/圖
一江貫通,因江結緣。隋唐時,華南地區不斷得到開發,流經閩西、粵東的一條大江,上下游分別設置了汀州、潮州。它們是今日閩西龍岩市與粵東汕頭、潮州、揭陽都市圈的歷史淵源。
閩西、粵東有深厚歷史情緣,突出表現在「六緣」,即「水緣相連、血緣相親、政緣相澤、商緣相通、文緣相和、紅緣相承」,既是閩西大地自古以來融入「海上絲綢之路」並獲得發展的文化傳承,也為兩地四市在新時代加強交流合作、共創美好未來提供新的契機和強勁動力。
圖為潮州市廣濟橋雄姿。
水緣 閩粵迢迢一水通
汀江浩蕩南下,以雷霆之力切開玳瑁—蓮花山脈,與向東而來的梅江相會,自此易名韓江,直奔潮汕平原,沖入無際南海。
這條被切開的千里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橫貫於閩西、粵東之間。山脈西北,屬客家民系;山脈東南,屬福佬(閩南、潮汕)民系。大江奔流,將客家、福佬兩大漢民系緊緊連在一起......
汀水、韓江全程470公里。汀江,因水流南方「丁」位而得名。韓江,則因唐代韓愈任潮州刺史而得名,是謂「潮州山水盡姓韓」。
「山遭庾嶺為南徼,水與潮陽作上流。」宋代汀州知州陳軒的詩句,形象描繪出汀、潮山水相連之勢。山之隔,造就了客家、福佬兩大民系的獨特性;水之通,呈現出閩西、粵東人流、物流交往的豐富性。一水相連,是上天賜予閩西、粵東獨一無二的地理情緣;水緣相通,更是兩地種種歷史情緣產生的基礎與展現的舞臺。
江流不息,開創汀潮「水緣相連」新紀元的代表人物是宋慈。南宋紹定五年(1232),「大宋提刑官」宋慈剛出任汀州長汀知縣。這時,細小的食鹽仍在引發朝野大動盪。食鹽來源本應遵循「量地以遠近」的原則,但長期以來,由於食鹽專賣榷禁政策,不產鹽的贛南、汀州卻要分別食用淮鹽、閩鹽(福鹽、漳鹽),而不能就近食用潮鹽。比如汀州運食福鹽(福州鹽),路途遙遠,價高質劣,人民苦不堪言。於是私販潮鹽的民間武裝出沒於閩粵贛邊,與官兵相搏,形成令朝廷頭痛不已的「鹽寇」問題。宋慈與汀州知州李華關心民瘼,上奏朝廷,終獲「汀州改運潮鹽」,於是命令沿河上下艄公水手報告汀江險灘,召集工匠削石平灘、開闢汀江航道。自此,汀州往潮州運鹽往返,鹽價下降,可謂物美價廉,公私便之。
宋慈開闢汀江航道、汀州改運潮鹽,既使汀潮兩地因河道歷史性疏通而大大加強了人流、物流交往,又使汀州人每日三餐都與潮州大地息息相通,山海情緣更為深化。
隨潮鹽北上的,還有媽祖信仰。南宋《臨汀志》記載長汀城中的三聖妃宮,這座閩西有史記載最早的一座供奉媽祖的廟宇,就是分靈于潮州媽祖祖廟;而且,「今州縣吏運鹽綱必禱焉」,當時汀州的州縣官吏組織汀人前往潮州運鹽,開船之前必須入廟虔誠祈禱媽祖保佑闖灘過險、一路平安。
「媽祖娭太」是閩西地區最為崇敬的女神。據調查,今日龍岩市有516處天后宮或媽祖祭祀點,是山區媽祖信仰重鎮。海神媽祖是福建莆田人,但汀州媽祖信仰卻從潮州傳入。潮州人先祖多遷自福建尤其是媽祖故里莆田,他們將媽祖信仰直接帶入潮州,而上游的汀州人不是從同屬福建的莆田而是從廣東潮州接受了媽祖信仰,更實現了媽祖從海神到河神(汀水韓江航運保護神)形象的延伸,極大拓展了媽祖信仰的內涵。
從食鹽到信仰,這是汀水韓江因一水相通而創造的汀潮兩地水緣相連、身心相通的經典體現。
血緣 水自家山匯
以蓮花山脈為界,韓江上游的汀江、梅江流域居住著客家人,下游則居住著福佬人。客家民系多由贛閩山地向閩粵山地散佈,故稱陸系,操客話。福佬民系主要由閩南沿海岸線南移進入潮汕平原,故稱海系,操閩語。
閩西與潮州的情緣還表現在客家人向潮汕地區的遷徙。隨著民系發展壯大,客家人越過蓮花山脈向潮州散佈。「大埔無福,澄海無客。」在舊潮州府9縣,最上游的大埔縣是純客家區,最下游的澄海縣是純潮語區,其餘7縣則都同時存在潮、客兩種方言。據潮汕學者統計,在今日潮汕地區,約有1/4—1/3地域分佈著會講客家話的居民,估計其數至少有100萬。正如先賢丘逢甲所言:「潮人口音,與漳泉同者十之七,與嘉惠汀贛同者十之三。」
圖為潮州市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道韻樓。
這些遷居潮汕的客家人,大都和閩西有著直接或間接關係,其先祖多直接由汀州或由汀州遷居梅州等地後再輾轉潮汕。如原屬潮州府的大埔縣,其氏族幾乎皆由汀州直接遷入。「潮學」奠基人、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便是客家饒氏十九世裔孫,十二世從梅縣鬆口遷往潮安。「上望汀州八角樓,下望潮州湘子橋」,客家饒氏皆出自宋末汀州推官饒濟宇,其人居汀州八角樓旁。故饒宗頤先生指出「客家學根本是潮州學內涵的一部分,不容加以分割。」
在饒平縣北部,客家土樓林立,據統計有200餘座。樓中居民先祖大多來自福建汀州。如中國最大的八邊形土樓、列入國保單位的道韻樓,所居黃氏先祖來自汀州。
客家人大量南遷潮汕,也有潮汕人大批北遷客家地區,時在1943年。1939年6月21日,農曆端午節,侵華日軍趁節日突襲汕頭,妄圖封鎖這個東南沿海僅存的港口,切斷中國抗日物資來源。次日,夏至,汕頭淪陷。6月27日,侵華日軍踏上廣濟橋耀武揚威,潮州淪陷。
1943年,廣東大旱,全省餓死約300萬人,日軍侵佔的潮汕死者最多達50萬人,餓殍遍野,十裡哀鳴,慘絕人寰。因汀水、韓江之便,潮州難民一路向北,尋找生命樂土。贛南羊腸鳥道,汀江沿途兩岸,一時難民填道。個中歷程,幾多辛酸!閩西大地則張開雙臂,把流離失所的潮汕難民緊緊擁入懷中,施以人間大愛和春日溫暖,天地動容。據資料顯示,當年進入閩西地區的潮汕難民至少在10萬以上,真可謂「村村寨寨有潮民,家家戶戶有潮親」。往事如煙,再續前緣。2015年龍岩市與潮州、汕頭三地政協合編《閩粵一江親》書籍,回顧閩西地區與潮汕地區人民在國難當頭的歲月裡相濡以沫的人間真情,在兩地之間激起強烈反響。此後,有關社會組織或義工隊伍成立「夢回潮汕尋親團」,幫助仍留在閩西贛南等地的潮汕難民尋親,截至2021年志願者幫助700多位古稀老人找到了潮汕親人,至2023年僅上杭縣就幫助60多位老人與潮汕親人重聚。一幕幕思念親人、久別重逢的故事在閩西與潮汕大地久久傳唱!
政緣 笑指公家馬足忙
汀潮士子易地為官,造福兩地,湧現眾多能臣循吏,為時人後世所傳頌。
宋代,潮州官員主要來自福建。南宋《臨汀志》記載,汀州進士有伍伯思、伍見獨、伍純中任潮州司戶,趙希璵任潮州錄參,伍杞任潮陽知縣,王宗哲、陰一鶚、江天錫任潮陽縣丞,張昊任潮陽主簿,造福潮州。
潮州揭陽進士黃煥國,則有「汀州生佛」美譽。南宋淳祐四年(1244)他任汀州通判時,汀州寇亂嚴重。他前往蓮(連)城,護送老弱婦孺攀登東田石(冠豸山)避亂,選調精壯營兵大敗匪寇。他前往清流縣,安撫百姓,穩定社會,組織生產,重建家園。離任返潮之際,「汀民臥轍挽留之,如嬰兒之失慈母」,在閩粵之界武平南安岩定光古佛祖寺旁,為他建立生祠。至今,揭陽市區的黃氏名賢公祠,有柱聯紀念黃煥國:「名重汀州,戡亂懷和生佛譽;賢昭揭梓,禦褒民祀學宮祠。」
元末動盪,汀州人陳良甫則在潮州戡亂,維護地方安靖。陳良甫少年隨父入粵讀書,寓居潮州惠來縣。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352—1361),先是賊犯海豐、揭陽,官兵不能抵禦,陳良甫倡眾奮擊,以功任海陽縣參簿。後有海盜佔據潮州城,陳良甫募兵克復,升任潮州推官、判官。隨後又升任潮州同知、惠潮總管、廣東道宣慰司副使、僉都元帥,捍禦江西汀贛、湖廣等處各路,廣大民眾賴之以安。
明代,閩西龍岩縣進士王源,因治理潮州而入《明史·循吏傳》。宣德十年(1435),明英宗登基,精選11位廷臣(京官)出任知府。六十歲的王源,就近出任毗鄰老家的潮州知府,開啟十年治潮之旅。下車伊始,王源即選用廉能之人,罷黜貪婪之徒,營造良好治理環境。隨後修建州縣學、鄉社學校,頒佈著名的藍田《呂氏鄉約》,親率士民每月初一、十五宣講並實行之,「出乎至誠,遠近感動」,淨化社會道德人心。潮州臨海多水患,他即「築圩岸,障田廬」,又「複置社倉,立警鋪」,人贊「政平訟理,善政多端」。王源治潮,至今最為人稱道的是重修廣濟橋(湘子橋),建二十四橋臺,「晴波千丈落虹蜺」,使之有「江南第一橋」之譽。古稀之年,王源向皇帝乞求退休,「潮人留之不獲,立祠祀之」。後輩學者陳獻章(白沙先生)讚歎:「吏於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慕之,唐莫若韓愈,明莫若王源!」把王源治潮與韓愈治潮相提並論。
明中葉弘治年間(1488—1505),潮州人饒金、汀州人葉元玉易地為官,書寫了傳奇華章。饒金出任汀州通判,不負所望,汀州因此訟理政平,人民安居樂業。潮州流傳的「饒金釋囚」故事說,汀州少年葉元玉被誣陷殺害鄰家少女而投入死牢。一日恰逢饒金查獄,經重查此案,最終還葉元玉清白之身。饒金又資助葉元玉攻讀高中進士。葉元玉為官後,特請朝廷調任潮州知府,易於報恩。葉元玉到達潮州,聞說饒金卻已去世,為之痛惜不已,令修飾饒墓,建報恩亭,立報恩碑。墓成,素服厚禮,至墓號泣,陪祭者聞之莫不涕下。汀潮情深,膾炙人口。
葉元玉曾在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500—1505)任潮州知府,為治潮名宦。潮州臨海,海潮侵擾,葉元玉即組織砌築堤岸。他還整飭吏治,重推教化,以道義勉勵潮屬士人,百姓稱之賢守。
犖犖大者之外,明初汀州人雷春、雷迅任潮州知府,雷春主修了潮州史上第一部府志。龍岩人林元任潮州推官,「審獄明允,嘗釋無辜者百餘,人稱‘於公複生’」。長汀舉人趙鉞,是普甯第一任知縣,當時縣城初設,百業未舉,他租住民房,「規度地勢,親行阡陌間,招集流亡,拊循無遺力」,入祀名宦祠。潮州海陽舉人韋濟任龍岩知縣,「凡百經營,功垂悠久。惠政在人,章章可紀」。揭陽舉人陳世俊任漳平知縣,「廉介慈祥,省刑薄斂」,積善余慶,其子陳思謙高中解元、進士。海陽才子吳殿邦任永定知縣,崇文重教,免除苛捐,被長久記頌。清代,上杭武狀元丁錦堂、永定武進士馬琳先後任南澳總兵,為捍衛祖國海防作出貢獻!
商緣 商多裡黨親
人員流動之際,物資流動也很繁忙。南宋以來,汀潮兩地實際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共同經濟區域,山海互補,融為一體,主角是潮州的魚鹽海產、汀州的竹木山產。民國時有人甚至說:汀江流域「在政治上言,雖劃于閩省區內,就經濟言,實應劃入粵省範圍」,從一個側面道出了當時汀潮經濟的密不可分。
南宋紹定五年(1232),宋慈等人開闢汀江航道,不但實現了汀人改食潮鹽,實際上也促成了贛人改食潮鹽。贛南人「走汀州」,以米換鹽,大米進入汀州,隨後運往潮州,汀水韓江呈現「鹽上米下」、百舸爭流景象。
反觀潮州,除豐順、大埔二縣外,「餘各縣類多童山濯濯」,而「汀郡在萬山中,土產以竹木為大宗」。諸木之中又以杉木為最。於是,汀江木排如梭,源源入潮。閩西方志於此記載如縷不絕。
與杉木以原形入潮不同,竹則變形為紙入潮。《天工開物》曰「凡造竹紙,事出南方,而閩省獨專其盛」,汀州又獨專閩省之盛。民國《潮州志》載:民國五年(1916)、九年(1920),潮汕輸出土紙,海外輸出分別為124539擔、121313擔,國內輸出分別是154849擔、201968擔。輸出總量約在30萬擔,它們至少七八成出自汀江流域。
清初,龍岩升格為直隸州,通過汀江支流永定河,與潮州的聯繫更加密切。為加強在潮州的木紙等行業經營,閩西商人在潮州廣設紙行。汀州、龍岩州旅潮人士更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潮州開元街合建了汀龍會館。會館仿北京汀州會館形制,正堂供奉媽祖。汀龍會館後發展為潮州最大會館,這是汀、龍、潮三州商貿至為密切的象徵。1916年,閩西上杭舉人丘複前來主持汀龍會館,他賦詩感慨:「水自家山匯,商多裡黨親。」1935年由其倡議,在汀龍會館創辦了汀龍小學,專招汀龍旅潮人士子女,有學生300多人。
清咸豐十年(1860),汕頭開埠;民國十年(1921),汕頭市政廳成立。汕頭發展為嶺東出入口之總匯,逐步取代潮州,躍升為潮汕、粵東乃至閩西、贛南的航運、金融、商業中心,「商業之盛,于全國中居第七位」。在潮汕的汀州客商與時俱進,以紙業為例,在以潮州設立總行,利用汕頭海運之利,從海上將汀紙運往廣州、佛山、上海、海外,使深山土紙走向遼闊海洋。
1927年,「萬金油大王」「報業鉅子」閩西永定人胡文虎,在汕頭建胡文虎大樓(永安堂製藥廠);1934年建胡文豹大樓(《星華日報》地址)。兩幢大樓仍屹立汕頭市區。
圖為胡文虎大樓。位於汕頭市民族路69號,永安堂製藥廠舊址,由愛國華僑胡文虎先生1927年投資興建。
文緣 鷓鴣聲裡下潮州
汀水韓江是汀潮人民的衣食之源,更是共同的精神家園。兩地文人墨客,沿河上下,足跡所至,心靈所發,留下佳篇,為山川壯色,讓歷史留痕。
明嘉靖十三年(1534)的一天,汀州永定縣西陂村,鼓樂喧天,人們正在迎接一位貴賓到來。來人是狀元、翰林院修撰、潮州海陽縣人林大欽。兩年前他高中狀元,年僅21歲。是年,他以母老乞歸,攜母自京入閩,順汀江南返潮州,特在途中赴永定西陂村拜謝恩人林賁山。民國《永定縣誌·惇行傳》為之記載:「林賁山,性慈祥,經商潮州,時有潮陽士人林大欽者,貧寒無依。賁山憐而助之,勉成其學。後大欽登嘉靖十一年進士,廷對擢第一人。告養回籍,道經上杭,赴西陂造廬拜謁,執義子禮。」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月,汀江兩岸楓葉如丹。潮州揭陽人、原兵部尚書翁萬達,北遊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後南歸。這位威震北疆的兵部尚書,前一年竟遭「免歸」(免官遣歸)。進入汀州,依然是乘舟自汀至潮。這時,汀州知府陳洪范剛好召集石匠,將長汀、上杭交界處汀江兩個著名惡灘——白頭礤、回龍灘上的頑石,「群然攻鑿,兩灘始平」。翁萬達應知府之請,欣然作《汀郡守華山陳君平兩灘碑記》。此記成為汀水韓江的著名文獻。行到上杭,翁萬達卒於舟中。
明萬曆十七年(1589)春,潮州澄海進士、年屆五十的名儒唐伯元,辭別老父老母,重回北京禮部任職。舟至上杭官莊,入住藍屋驛,唐伯元寫下《夜宿藍屋驛不寐》詩,字裡行間,家國情思,溢於言表。
明崇禎十五年(1642),35歲的福建學政、揭陽人郭之奇前來汀州校士(考核秀才),他選拔第一的是40歲的李世熊。李世熊這位有「明代文脈」之稱的汀州才子,卻在考場連連敗北,而潮州神童郭之奇21歲就高中進士。但郭之奇引李世熊為知己,邀往泉州府學,一起校閱福建下四府(福、興、泉、漳)歲考試卷。李世熊感知己之恩,一絲不苟完成任務。明亡,郭之奇矢志抗清,李世熊前往揭陽問候郭之奇,作詩贊其抗清之志堅定不移,非世俗可以改變。
清代、民國潮汕的繁華,不斷吸引汀州文人畫家前來謀生發展。清初長汀著名畫家上官周,「遍尋丘壑,屢至粵土」。他的《春日潮州金山眺韓文公祠》詩,寫景懷古抒情,盛讚韓愈治潮的過化偉功,感歎像潮州這般名勝、韓愈如此文宗,人世能幾回來、幾世有!隨後,武平畫家李燦也屢居潮州,所作之畫,惟妙惟肖,備受潮人珍重。
清末民國,汀州兩大名士康詠、丘複常年居潮,更將汀潮文化交流推上高峰。汀州進士康詠少年成名,曾在北京學詩於宗室、著名詩人寶廷。他三次居潮,辦學辦公司,惠及汀潮。第一次在1891—1893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僅30歲的康詠京城歸來,受聘出任潮州著名的東山書院院長。春水南流,一舟如葉,沖過了汀江惡灘白頭礤後,鄉愁與豪情共生,康詠吟詠出《由汀往潮舟中作》詩:「盈盈江水自南流,鐵鑄艄公紙作舟。三百灘頭風浪惡,鷓鴣聲裡下潮州。」康詠第二次居潮在1905—1907年間。清末,大興新式學堂。康詠出任官辦廣東惠潮嘉師範學堂(今韓山師院前身)第一任監督(校長)。潮汕報紙盛讚康詠「在閩新學界素著名譽」,公認他是最合適人選。康詠第三次居潮在1912—1916年間。時清帝遜位,康詠在北京結束資政院議員之職歸裡,倡議汀人在潮州辦鹽業公司,被推任總理。凡汀潮地方興革,康詠無不傾力襄助,深受汀潮人士推崇。1916年,康詠在潮州病逝,歸葬長汀。令人欣喜的是,康詠後人康惠芳定居潮州,心靈手巧,學得一手精湛的潮繡技藝,飛針走線,繡出的作品(工藝品)蜚聲遐邇,享譽海內外,她如今成為國家級「潮繡」技藝傳承人。
步隨康詠長期居潮者,是上杭舉人丘複。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陽節後一夜,青年丘複于潮州汀龍會館會晤神交已久的同宗丘逢甲,作詩唱和。此後,兩人更是互相支持,交誼尤深。1915—1937年,丘複長年客居潮汕,主持汀龍會館館務。潮州青年學者饒鍔(饒宗頤父)輯有《潮州西湖山志》,丘複欣然允諾為之作序。丘複的《念廬詩話》《願豐樓雜記》等著作,是汀潮珍貴文獻。
紅緣 汀水韓江紅一角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消滅了盤踞粵東的軍閥。由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倡議,1925年12月,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創辦。軍校歷時一年,共辦兩期。近水樓臺先得月,福建籍學員23人,其中14人來自閩西上杭、長汀、連城、武平等縣。「青年有志之士」、連城籍革命烈士李雲貴曾在這裡學習,參加北伐回閩西後,1929年領導了連南十三鄉大暴動,在家鄉「望雲草室」,受到毛澤東、朱德的親切教導。
「革命者來」。1927年南昌起義後,周恩來、朱德等率起義軍,按「先取東江,次取廣州,再行北伐」的既定戰略,南下廣東,決心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行至贛南,因汀韓一水貫通,起義軍決定改道沿汀江直下粵東,再入東江。9月6日、9日起義軍先後進駐長汀城、上杭城,開展革命活動。18日,起義軍進入廣東,23—30日,佔領潮州、汕頭,史稱「潮汕七日紅」。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來離開上海,乘船浮海經香港抵達汕頭,沿著他親自開闢的中央紅色交通線,溯韓江、汀水北上,經潮州、大埔、永定、長汀,到達「紅都」瑞金,電告中央:一路順風,平安到達「娘家」!這條以韓江、汀水為基幹的中央紅色交通線,不僅傳送上海黨中央與蘇區的往來檔,運送蘇區急需的物資和經費,而且安全護送了一大批党的重要領導人,被譽為「蘇維埃血脈」。
揭陽普甯市有方方紀念館,閩西長汀縣也有方方紀念館。方方是揭陽普寧縣(市)人。1930年,方方進入閩西蘇區工作,成為閩西蘇區重要領導人之一。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後,方方奉命留守閩西蘇區,任紅九團政委和岩連甯特區政府負責人,領導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1937年2月,方方奉命前往延安彙報工作,帶回了黨中央的親切問候:「三年苦鬥,偉大勝利。」1937年10月,中共閩粵贛邊省委(後改稱中共閩西南潮梅特委)成立,方方任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方方仍對閩西革命老區一往情深,時常牽掛,留下許多感人佳話。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成立。總兵力約1萬人,軍政主官和指戰員大多來自汀江、韓江流域的閩西和粵東梅縣、潮汕等地。閩粵贛邊縱隊配合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或獨立作戰,橫掃二十餘縣,先後解放了閩西、粵東全境,被譽為「華南堅強的一翼」,為華南解放創造了歷史功勳。
「汀水韓江紅一角」,閩西粵東兩地人民的紅色情緣歷經血與火的考驗,歷久彌新。
往事越千年,汀潮話「六緣」。兩地都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之地,閩西客家、紅色、生態文化深厚,汕潮揭商業、僑鄉、特區文化凸現。兩地自然、經濟、社會、文化全方位天然互補,歷史上走出了一條山海共進的成功之路。
進入新時代,便捷的交通和密切的人員往來,必將開啟閩西大地與汕潮揭都市圈協作共進的新程,互聯互通,合作共贏,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