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順利通過竣工決算專項驗收
2024年12月19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正高級工程師關宗印於梅蓄電站主持召開廣東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竣工決算驗收會議,會議一致同意通過梅蓄電站竣工決算專項驗收。至此,梅蓄電站八大專項驗收全部完成,為後續工程竣工總驗收奠定堅實基礎。南網儲能公司(下稱「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高磊出席會議。
會上,由8名專家組成的驗收委員會聽取梅蓄公司工作匯報,審核現場檢查評審結論,充分肯定梅蓄電站取得的優異成績,對竣工決算報告、現場檢查評審及相關整改落實完成情況給予認可,一致同意通過竣工決算專項驗收並簽署驗收鑑定書。
高磊對梅蓄電站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祝賀,並期望梅蓄公司於二期工程建設中繼續發揚攻堅克難、勇於開拓精神,同時抓好已投運電站的安全生產運行,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援與保障。梅州市發改局有關科室負責人希望梅蓄公司積極總結經驗,儘快完成工程竣工總驗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確保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持續為梅州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梅蓄電站項目於2015年7月獲廣東省發改委核准,2022年6月一期4台機組全部投入商業運行,打破國內抽水蓄能電站最短建設工期紀錄,多項質量指標與造價指標居國內同類工程領先水平,實現「又好又快又經濟」建設管理目標。一期投產發電以來,先後完成環保、水保、消防、樞紐專項、勞動安全、工程檔案、徵地移民、竣工決算8項專項驗收,榮獲國家級獎項14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及整體工程優秀設計一等獎。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網儲能公司、建管公司、梅蓄公司等單位代表共25人出席會議。
梅蓄電站建設之初面臨三大挑戰
其一是徵地難。梅蓄電站是我國目前移民人數最多的抽水蓄能電站,移民人數多達2320人,徵地移民難度大。
其二是工程施工難。由於電站上、下水庫庫容巨大,且四座大壩採用四種不同的壩型,給料源管控和土石方平衡帶來很大難度和挑戰。同時,地下廠房及輸水系統洞室羣規模大,地下洞室多,豎井井深大,施工難度非常高。
其三是設備開發難。電站的抽水蓄能機組400米段水頭變幅為國內最大,轉輪開發難度大。其中,4號機組需全面實現國產化,為國內國產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機組,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梅蓄電站的建設者們胸懷大局、迎難而上、艱苦奮鬥、勇攀高峯,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響,用時僅48個月完成了從主體工程開工至電站全面投產,創造了國內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最短建設工期紀錄。梅蓄電站化壓力為動力,在短時間內完美解決各項難題,安全、優質、高效地打造出一座堪稱典範的新時代抽水蓄能電站。
亮點紛呈
這是一座宏偉的電站。
在這裏,可以看到「一站四壩」的壯觀工程。電站上水庫主壩採用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60米,壩頂長500米;下水庫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高82米,壩頂長308米。上下水庫副壩則分別採取均質土壩和黏土心牆堆渣壩。
一座電站,四種不同壩型,雖然極大增加了施工和管理的技術難度,但更好地適應了當地的地形、地質條件,最大程度達成土石方平衡,減少棄渣,是梅蓄電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成為梅蓄電站的標誌性建築。
這是一座先進的電站。
在這裏,全國首台國產化抽水蓄能機組成套開關設備在#4號機組成功實現工程示範應用。2022年4月,該項成果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成果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補齊了抽蓄電站核心機電設備全面國產化的最後一塊短板,確保了抽蓄電站核心設備的供貨安全,增強了我國抽水蓄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梅蓄電站#4號機組為國內國產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機組。除首台國產化發電機成套開關設備外,球閥奧氏體不鏽鋼接力器、球閥純水操作控制系統、發電機推力瓦、機組狀態監測傳感器、進口自動化元件均在梅蓄4號機組完成國產化替代。
在這裏,開創了國內首台機組第一次三導軸承擺度5道時代。梅蓄首台機組上導、下導、水導等三導軸承擺度均小於50微米,開創國內機組三導軸承擺度全面進入50微米的先河,遠優於相關國標標準和精品機組標準,對電站今後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這是一座和諧的電站。
在這裏,順利完成了國內人數最多的抽水蓄能電站移民搬遷安置,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徵地移民過程中,建設人員採取建立多種溝通協調機制、加強政府合作聯繫、施工區域臨時搬遷等有效措施,實現移民安置與工程同步推進,為目前國內「雙碳」戰略下抽水蓄能電站的徵地移民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鑑。
2024年12月19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正高級工程師關宗印於梅蓄電站主持召開廣東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工程竣工決算驗收會議,會議一致同意通過梅蓄電站竣工決算專項驗收。至此,梅蓄電站八大專項驗收全部完成,為後續工程竣工總驗收奠定堅實基礎。南網儲能公司(下稱「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高磊出席會議。
會上,由8名專家組成的驗收委員會聽取梅蓄公司工作匯報,審核現場檢查評審結論,充分肯定梅蓄電站取得的優異成績,對竣工決算報告、現場檢查評審及相關整改落實完成情況給予認可,一致同意通過竣工決算專項驗收並簽署驗收鑑定書。
高磊對梅蓄電站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祝賀,並期望梅蓄公司於二期工程建設中繼續發揚攻堅克難、勇於開拓精神,同時抓好已投運電站的安全生產運行,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援與保障。梅州市發改局有關科室負責人希望梅蓄公司積極總結經驗,儘快完成工程竣工總驗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確保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持續為梅州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梅蓄電站項目於2015年7月獲廣東省發改委核准,2022年6月一期4台機組全部投入商業運行,打破國內抽水蓄能電站最短建設工期紀錄,多項質量指標與造價指標居國內同類工程領先水平,實現「又好又快又經濟」建設管理目標。一期投產發電以來,先後完成環保、水保、消防、樞紐專項、勞動安全、工程檔案、徵地移民、竣工決算8項專項驗收,榮獲國家級獎項14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及整體工程優秀設計一等獎。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網儲能公司、建管公司、梅蓄公司等單位代表共25人出席會議。
梅蓄電站建設之初面臨三大挑戰
其一是徵地難。梅蓄電站是我國目前移民人數最多的抽水蓄能電站,移民人數多達2320人,徵地移民難度大。
其二是工程施工難。由於電站上、下水庫庫容巨大,且四座大壩採用四種不同的壩型,給料源管控和土石方平衡帶來很大難度和挑戰。同時,地下廠房及輸水系統洞室羣規模大,地下洞室多,豎井井深大,施工難度非常高。
其三是設備開發難。電站的抽水蓄能機組400米段水頭變幅為國內最大,轉輪開發難度大。其中,4號機組需全面實現國產化,為國內國產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機組,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梅蓄電站的建設者們胸懷大局、迎難而上、艱苦奮鬥、勇攀高峯,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響,用時僅48個月完成了從主體工程開工至電站全面投產,創造了國內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最短建設工期紀錄。梅蓄電站化壓力為動力,在短時間內完美解決各項難題,安全、優質、高效地打造出一座堪稱典範的新時代抽水蓄能電站。
亮點紛呈
這是一座宏偉的電站。
在這裏,可以看到「一站四壩」的壯觀工程。電站上水庫主壩採用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60米,壩頂長500米;下水庫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高82米,壩頂長308米。上下水庫副壩則分別採取均質土壩和黏土心牆堆渣壩。
一座電站,四種不同壩型,雖然極大增加了施工和管理的技術難度,但更好地適應了當地的地形、地質條件,最大程度達成土石方平衡,減少棄渣,是梅蓄電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成為梅蓄電站的標誌性建築。
這是一座先進的電站。
在這裏,全國首台國產化抽水蓄能機組成套開關設備在#4號機組成功實現工程示範應用。2022年4月,該項成果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成果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補齊了抽蓄電站核心機電設備全面國產化的最後一塊短板,確保了抽蓄電站核心設備的供貨安全,增強了我國抽水蓄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梅蓄電站#4號機組為國內國產化率最高的抽水蓄能機組。除首台國產化發電機成套開關設備外,球閥奧氏體不鏽鋼接力器、球閥純水操作控制系統、發電機推力瓦、機組狀態監測傳感器、進口自動化元件均在梅蓄4號機組完成國產化替代。
在這裏,開創了國內首台機組第一次三導軸承擺度5道時代。梅蓄首台機組上導、下導、水導等三導軸承擺度均小於50微米,開創國內機組三導軸承擺度全面進入50微米的先河,遠優於相關國標標準和精品機組標準,對電站今後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這是一座和諧的電站。
在這裏,順利完成了國內人數最多的抽水蓄能電站移民搬遷安置,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徵地移民過程中,建設人員採取建立多種溝通協調機制、加強政府合作聯繫、施工區域臨時搬遷等有效措施,實現移民安置與工程同步推進,為目前國內「雙碳」戰略下抽水蓄能電站的徵地移民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