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筆陣

【名家說嶺南·江冰】南越王墓博物館,生動呈現兩千年前廣州生活的一個側面

来源:羊城晚報 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6月15日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南越王墓博物館,生動呈現兩千年前廣州生活的一個側面

我一向認為要了解嶺南文化的起源,可以看三座博物館:北京路南越王國宮署遺址博物館、越秀山下南越王墓博物館,以及越秀山頂五層樓廣州博物館。

a19c5072859bc55274e8b0e96d21e841_.jpg

其中南越王墓博物館最生動地呈現出兩千多年前廣州生活的一個側面。當然,屬於南方帝王貴族的生活。

宮廷面貌與帝製,大格局仿秦漢,屬於北方中原文化落戶嶺南,又與楚文化、百越文化交流融合。

可以視作嶺南文化起點之一。

一百一十多平方米的古墓,如果按照現在都市人的房屋看,是一個不大的套間。但其中埋藏了1000多件文物。

image.png

絲縷玉衣、龍鈕金印等可以確認墓主人南越王國二世的尊貴身份。

52747819_5c75361b-9ea9-4538-98a4-c72906e1994d_副本.jpg

皇室宮廷的器物堆積,活人殉葬,墓室格局等等,全是「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呈現。

其中美食被認為是「食在廣州」的起點:

烤肉爐子、飲酒酒杯、鼎釜瓢勺、大型編鐘、道家的煉丹、出海的舟船……

那只造型精美的烤爐,中置炭火,邊放肉片,仿佛肉香彌散飄過。

52747819_1991e371-b7be-408a-8459-9db97558caf4.jpg

52747819_6ca8f37d-3a88-4c0b-babf-d21b0e75ae76.jpg

52747819_27c24210-0667-4382-b54d-daebc7f2099e.jpg

遙想二千年前,南越王在鐘鳴鼎食的宮廷之中,把酒言歡,以樂引舞,樂融融惹動嶺南半天雲彩啊。

林林種種,無數信息在墓室中潛藏。

讓我驚訝的還有這座帝王墓地居然躲過歷代盜墓者,於兩千多年後被新中國考古人開掘。

無數聯想蹁躚而至:

一個來自北方的秦將趙佗,如何乘秦二世天下大亂之際,割據嶺南而稱帝立國?又如何活到103歲,讓兒子死在自己前頭,傳帝位給孫子趙眛?

——也就是南越王國九十三年王朝皇帝的第二世,墓室的主人。

而趙眛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趙佗新喪,趙眛即位。閩越國乘機出兵進犯,缺乏征戰軍事才能的二世王采納了一個明智建議:

借漢軍削弱閩越的方案,成功化解兵事,又向漢廷稱臣,維持君臣關系。

同時,派太子趙嬰齊去長安當質子,自已則稱病不去長安朝見天子。

死後,漢廷謚號為「文王」;在位十五年,死於公元前122年。

趙眛循祖上舊製,維持了趙佗「和輯百越」的基本國策,偏居嶺南,與中原相安無事。

大致是一個守攤子少創見無氣魄的小國郡王。

仔細觀看宮廷器物,衷心贊賞工匠精湛技藝,直至巧奪天工之境界。

比如絲縷玉衣,比如精致金印,比如多格香爐,比如全套裝飾掛件,比如完整編號的大中小號編鐘。

52747819_7d68fec1-2c1f-4cbb-a725-4f1e94eed918.jpg

52747819_cd9ace86-6fe3-4566-a2c9-b935c6438fef.jpg

銅鼎上的圖案畫像,多處有「蕃禺」二字,註解廣州古城起源。

你看,如今廣州原點圖案就取自此墓地出土文物上的水中行舟。那只兩頭翹的大舟,讓我一眼就想到龍舟。

52747819_c974d7f4-c212-4ed7-9699-bb33530fdccf.jpg

由此想起:古時工匠不焦慮不浮躁,專心致誌,一生只幹一件事。

又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與怕,我們又怎知當年工匠沒有各自的悲歡離合呢?

今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佇立越秀山下,不禁感慨萬千:

好在有文字記載,好在有考古器物,好在有博物館在,隔著千年猶見古人。

墓室或許宣告某個人生命的終點,但一方煙火卻薪火相傳。

52747819_1220a7f6-589d-4b2d-adf1-7d04f78fe577.jpg

52747819_f90d9736-aa65-421f-b832-1a8df9adacd9.jpg

往事並不如煙,絲絲縷縷點點滴滴構成我們華夏文明的嶺南記憶。

千載歲月悠悠,唯文脈一線千年;「文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

花城廣州,芬芳馥郁;古城美好,歲月美好。

(圖片由作者提供)

2024-6 廣州

名家簡介

52747819_3c1975a3-8da3-452b-9351-8658d77a07ce.jp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南越王墓博物館,生動呈現兩千年前廣州生活的一個側面

来源:羊城晚報 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6月15日

我一向認為要了解嶺南文化的起源,可以看三座博物館:北京路南越王國宮署遺址博物館、越秀山下南越王墓博物館,以及越秀山頂五層樓廣州博物館。

a19c5072859bc55274e8b0e96d21e841_.jpg

其中南越王墓博物館最生動地呈現出兩千多年前廣州生活的一個側面。當然,屬於南方帝王貴族的生活。

宮廷面貌與帝製,大格局仿秦漢,屬於北方中原文化落戶嶺南,又與楚文化、百越文化交流融合。

可以視作嶺南文化起點之一。

一百一十多平方米的古墓,如果按照現在都市人的房屋看,是一個不大的套間。但其中埋藏了1000多件文物。

image.png

絲縷玉衣、龍鈕金印等可以確認墓主人南越王國二世的尊貴身份。

52747819_5c75361b-9ea9-4538-98a4-c72906e1994d_副本.jpg

皇室宮廷的器物堆積,活人殉葬,墓室格局等等,全是「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呈現。

其中美食被認為是「食在廣州」的起點:

烤肉爐子、飲酒酒杯、鼎釜瓢勺、大型編鐘、道家的煉丹、出海的舟船……

那只造型精美的烤爐,中置炭火,邊放肉片,仿佛肉香彌散飄過。

52747819_1991e371-b7be-408a-8459-9db97558caf4.jpg

52747819_6ca8f37d-3a88-4c0b-babf-d21b0e75ae76.jpg

52747819_27c24210-0667-4382-b54d-daebc7f2099e.jpg

遙想二千年前,南越王在鐘鳴鼎食的宮廷之中,把酒言歡,以樂引舞,樂融融惹動嶺南半天雲彩啊。

林林種種,無數信息在墓室中潛藏。

讓我驚訝的還有這座帝王墓地居然躲過歷代盜墓者,於兩千多年後被新中國考古人開掘。

無數聯想蹁躚而至:

一個來自北方的秦將趙佗,如何乘秦二世天下大亂之際,割據嶺南而稱帝立國?又如何活到103歲,讓兒子死在自己前頭,傳帝位給孫子趙眛?

——也就是南越王國九十三年王朝皇帝的第二世,墓室的主人。

而趙眛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趙佗新喪,趙眛即位。閩越國乘機出兵進犯,缺乏征戰軍事才能的二世王采納了一個明智建議:

借漢軍削弱閩越的方案,成功化解兵事,又向漢廷稱臣,維持君臣關系。

同時,派太子趙嬰齊去長安當質子,自已則稱病不去長安朝見天子。

死後,漢廷謚號為「文王」;在位十五年,死於公元前122年。

趙眛循祖上舊製,維持了趙佗「和輯百越」的基本國策,偏居嶺南,與中原相安無事。

大致是一個守攤子少創見無氣魄的小國郡王。

仔細觀看宮廷器物,衷心贊賞工匠精湛技藝,直至巧奪天工之境界。

比如絲縷玉衣,比如精致金印,比如多格香爐,比如全套裝飾掛件,比如完整編號的大中小號編鐘。

52747819_7d68fec1-2c1f-4cbb-a725-4f1e94eed918.jpg

52747819_cd9ace86-6fe3-4566-a2c9-b935c6438fef.jpg

銅鼎上的圖案畫像,多處有「蕃禺」二字,註解廣州古城起源。

你看,如今廣州原點圖案就取自此墓地出土文物上的水中行舟。那只兩頭翹的大舟,讓我一眼就想到龍舟。

52747819_c974d7f4-c212-4ed7-9699-bb33530fdccf.jpg

由此想起:古時工匠不焦慮不浮躁,專心致誌,一生只幹一件事。

又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與怕,我們又怎知當年工匠沒有各自的悲歡離合呢?

今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佇立越秀山下,不禁感慨萬千:

好在有文字記載,好在有考古器物,好在有博物館在,隔著千年猶見古人。

墓室或許宣告某個人生命的終點,但一方煙火卻薪火相傳。

52747819_1220a7f6-589d-4b2d-adf1-7d04f78fe577.jpg

52747819_f90d9736-aa65-421f-b832-1a8df9adacd9.jpg

往事並不如煙,絲絲縷縷點點滴滴構成我們華夏文明的嶺南記憶。

千載歲月悠悠,唯文脈一線千年;「文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

花城廣州,芬芳馥郁;古城美好,歲月美好。

(圖片由作者提供)

2024-6 廣州

名家簡介

52747819_3c1975a3-8da3-452b-9351-8658d77a07ce.jp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