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筆陣

【名家說嶺南·江冰】《掂過碌蔗》:廣州有自己的樣子,跑街攝影有自己的「魂」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掂過碌蔗》:廣州有自己的樣子,跑街攝影有自己的「魂」

小說家切切實實的進入一個場景,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當下場景需要去現場認真觀察仔細揣摩,找到它特殊的氛圍;過往已消失的場景則需要借鑒史料典籍照片影像去進行「文化考古」,以便在想像中重建歷史場景。

廣州招牌作家張欣新近的長篇小說《如風似璧》女主角步溪,觀察楊雙慶聽「講古佬」的場景就是生動一例。女主角目光炯炯——對民國「講古寮」無微不至地掃描一番。

而葉健強的羊城跑街攝影集《掂過碌蔗——葉健強帶你穿越廣州》(廣州出版社,2024)則是一竿子插到底,將那些已然消失的歷史場景緊緊地拽住。不由感歎:

世界變化太快,羊城風雲變幻。

改革開放40年,廣州許多場景已然淡化乃至消失轉場,但羊城的好處又在於:

無論風雲變幻世界動盪,「我自巋然不動」——有一份淡定而篤實。

葉的攝影就是對這種「淡定篤實」的一個貫穿性的描述。

或許,這就是葉健強攝影的魂魄所在:有意地抵達羊城真相,接近並呈現廣州獨有的氣質。

什麼氣質?一言難盡,需要許多辭彙去概括。

試問:廣州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她為什麼能夠綿延兩千多年,生生不息,活力不止?

《廣州傳》作者葉曙明說:

如果讓我描述廣州城市特質,我會用「市井氣」這個詞。「煙火氣」反映出尋常百姓的生活狀態,但市井氣除了反映生活狀態外,還反映出這個城市的特質、市民的精神、市民的性格。

又問:廣州人有浪漫嗎?廣州這座城少了洋氣官氣,但有市井氣。

作家兼出版人汪泉說:

廣州的浪漫跟內地不一樣,廣州人的浪漫是廣式的浪漫,他們歎茶煲湯,感知這世界的美,包容所有,像彌勒佛一樣淡定。

廣州成長的聶莉博士說:

可能廣州人本身對浪漫的理解跟其他人不完全一樣。廣州到底有沒有文化,這個話題已經講了很久。什麼是文化,我的理解,文化就是你的生活狀態。交流就是一種文明,有交流就有文明。

在我看來,關鍵是誰來解釋浪漫?

——老廣重吃不重穿,自由自在無拘束;歎茶歎美食歎世界,財務與職業自由或許就是人生境界。

——揾食揾工揾生活,務實低調,煙火日常,一生中或許沒有一行字關乎宏大理想……卻十分明瞭:手腳不動嘴難動,埋頭做事最要緊。

我甚至認為:江南生活是經過唐詩宋詞文人精緻化的狀態,廣東生活可能是真正屬於大眾百姓接地氣的生活原生態,尤為真實可貴。

而葉的攝影恰到好處地瞄準了這一「原生態」。

哲學家維根斯坦用五個字歸納他的觀點「語言即世界」。因此被譽為「用五個字結束了所有哲學問題」。

我對此宏論則稍有懷疑。

其實,世上還有許多無法用語言詞匯再現的感覺存在。換言之,人的感覺天地大大超出語言的邊界。

中國古人有言在先: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象無形,大美無言;羚羊掛角,無跡以求;紙上談兵,水中撈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林林總總,多多少少都有這個意思。

葉健強務實直接,用鏡頭說話,不懼世俗,不懼直白,與當下攝影主流風格拉開距離。

當今攝影主流作品若描述風格,或可籠統概括為:

四分之一文人墨客精英意識,四分之一藝術家風雅趣味,四分之一現代派世界風,四分之一現實主義直觀,再點綴幾分潮幾分痞——亞文化症狀。

簡言之,影視時代的攝影家大多試圖在作品中表達豐富複雜的世界,並努力在具象與抽象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幾乎每位藝術家都希望凸顯特殊的個人標記。

強不隨大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

他的鏡頭就是面對羊城廣州的大街小巷與煙火日常,不加虛飾,避免擺拍,不追求奇異奇幻美,從不炫技,亦不多做後期處理。

集中精力捕捉「世俗」生活中的「有趣」與「開心」——直接、質樸、煙火氣、日常景,似乎不經意地反復表達羊城主題:

遍地市井氣,滿眼煙火氣;小日子,大時代。或許談不上盪氣迴腸,亦冇有瑰麗浪漫,廣州就是廣州,羊城就是自己的樣子。

「掂過碌蔗」是一句粵語俚語,意思是「比甘蔗還要甜」,用來形容某件事情非常順利或者結果非常滿意。

這句粵語的字面意思是「比碌蔗還要掂(甜)」,其中「碌蔗」指的是甘蔗,而「掂」在這裏是形容詞,表示甜的意思。

葉健強以「我在現場」抵抗強大的「時間」,用鏡頭留下了廣州改革開放前後的巨大變化與羊城的「甜蜜事業」,令人回味不已。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致敬羊城晚報資深記者葉健強,致敬幾十年如一日——「一生只做一件事」。

嶺南在哪里,我的腳步就追到哪里。

攝影家葉健強與作家張欣,均為羊城文化名人,他們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心儀:

時時扣住羊城命脈,親切有加,須臾不離,休戚與共。

2024-9 廣州

【名家簡介】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掂過碌蔗》:廣州有自己的樣子,跑街攝影有自己的「魂」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09月25日

小說家切切實實的進入一個場景,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當下場景需要去現場認真觀察仔細揣摩,找到它特殊的氛圍;過往已消失的場景則需要借鑒史料典籍照片影像去進行「文化考古」,以便在想像中重建歷史場景。

廣州招牌作家張欣新近的長篇小說《如風似璧》女主角步溪,觀察楊雙慶聽「講古佬」的場景就是生動一例。女主角目光炯炯——對民國「講古寮」無微不至地掃描一番。

而葉健強的羊城跑街攝影集《掂過碌蔗——葉健強帶你穿越廣州》(廣州出版社,2024)則是一竿子插到底,將那些已然消失的歷史場景緊緊地拽住。不由感歎:

世界變化太快,羊城風雲變幻。

改革開放40年,廣州許多場景已然淡化乃至消失轉場,但羊城的好處又在於:

無論風雲變幻世界動盪,「我自巋然不動」——有一份淡定而篤實。

葉的攝影就是對這種「淡定篤實」的一個貫穿性的描述。

或許,這就是葉健強攝影的魂魄所在:有意地抵達羊城真相,接近並呈現廣州獨有的氣質。

什麼氣質?一言難盡,需要許多辭彙去概括。

試問:廣州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她為什麼能夠綿延兩千多年,生生不息,活力不止?

《廣州傳》作者葉曙明說:

如果讓我描述廣州城市特質,我會用「市井氣」這個詞。「煙火氣」反映出尋常百姓的生活狀態,但市井氣除了反映生活狀態外,還反映出這個城市的特質、市民的精神、市民的性格。

又問:廣州人有浪漫嗎?廣州這座城少了洋氣官氣,但有市井氣。

作家兼出版人汪泉說:

廣州的浪漫跟內地不一樣,廣州人的浪漫是廣式的浪漫,他們歎茶煲湯,感知這世界的美,包容所有,像彌勒佛一樣淡定。

廣州成長的聶莉博士說:

可能廣州人本身對浪漫的理解跟其他人不完全一樣。廣州到底有沒有文化,這個話題已經講了很久。什麼是文化,我的理解,文化就是你的生活狀態。交流就是一種文明,有交流就有文明。

在我看來,關鍵是誰來解釋浪漫?

——老廣重吃不重穿,自由自在無拘束;歎茶歎美食歎世界,財務與職業自由或許就是人生境界。

——揾食揾工揾生活,務實低調,煙火日常,一生中或許沒有一行字關乎宏大理想……卻十分明瞭:手腳不動嘴難動,埋頭做事最要緊。

我甚至認為:江南生活是經過唐詩宋詞文人精緻化的狀態,廣東生活可能是真正屬於大眾百姓接地氣的生活原生態,尤為真實可貴。

而葉的攝影恰到好處地瞄準了這一「原生態」。

哲學家維根斯坦用五個字歸納他的觀點「語言即世界」。因此被譽為「用五個字結束了所有哲學問題」。

我對此宏論則稍有懷疑。

其實,世上還有許多無法用語言詞匯再現的感覺存在。換言之,人的感覺天地大大超出語言的邊界。

中國古人有言在先: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象無形,大美無言;羚羊掛角,無跡以求;紙上談兵,水中撈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林林總總,多多少少都有這個意思。

葉健強務實直接,用鏡頭說話,不懼世俗,不懼直白,與當下攝影主流風格拉開距離。

當今攝影主流作品若描述風格,或可籠統概括為:

四分之一文人墨客精英意識,四分之一藝術家風雅趣味,四分之一現代派世界風,四分之一現實主義直觀,再點綴幾分潮幾分痞——亞文化症狀。

簡言之,影視時代的攝影家大多試圖在作品中表達豐富複雜的世界,並努力在具象與抽象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幾乎每位藝術家都希望凸顯特殊的個人標記。

強不隨大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

他的鏡頭就是面對羊城廣州的大街小巷與煙火日常,不加虛飾,避免擺拍,不追求奇異奇幻美,從不炫技,亦不多做後期處理。

集中精力捕捉「世俗」生活中的「有趣」與「開心」——直接、質樸、煙火氣、日常景,似乎不經意地反復表達羊城主題:

遍地市井氣,滿眼煙火氣;小日子,大時代。或許談不上盪氣迴腸,亦冇有瑰麗浪漫,廣州就是廣州,羊城就是自己的樣子。

「掂過碌蔗」是一句粵語俚語,意思是「比甘蔗還要甜」,用來形容某件事情非常順利或者結果非常滿意。

這句粵語的字面意思是「比碌蔗還要掂(甜)」,其中「碌蔗」指的是甘蔗,而「掂」在這裏是形容詞,表示甜的意思。

葉健強以「我在現場」抵抗強大的「時間」,用鏡頭留下了廣州改革開放前後的巨大變化與羊城的「甜蜜事業」,令人回味不已。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致敬羊城晚報資深記者葉健強,致敬幾十年如一日——「一生只做一件事」。

嶺南在哪里,我的腳步就追到哪里。

攝影家葉健強與作家張欣,均為羊城文化名人,他們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心儀:

時時扣住羊城命脈,親切有加,須臾不離,休戚與共。

2024-9 廣州

【名家簡介】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