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美食

於都魚丸

来源:於都文學 作者: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分享:

於都魚丸

山清水秀的贛南孕育了豐富的客家飲食文化,各種美食五花八門,即使在贛南十八個縣,每個縣也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專屬自己的菜肴。比如在於都,形如白玉的魚丸,一定是出現在餐桌上頻率較高的食物。

我曾經在福建長汀縣博物館裏看到了那龐大的客家人南遷圖。那一刻,仿佛穿越到時空,隨著那饑寒交迫的人群顛沛流離,感受到他們骨子裏的疼、心尖上的無奈。戰爭讓他們不得不遠離家園,拖家帶口朝著未知的地方逃命。逃難路上惡劣的環境,讓他們隨時面臨著骨肉分離。直至他們幾千裏之外的窮鄉僻壤終於獲得了安寧,他們駐紮下來時,對「團圓」的理解有了刻骨銘心的意義。

「溪上青魚鮮,今朝嘗的君家味,一只魚圓值萬錢」,這是「怪才」鄭板橋心中的魚丸;「點化肴羹瑤臺獻,千載毛遂遺風留」,是清人李蟠對魚丸的贊美。在贛南人心裏,「魚丸」肩負著年年有余、團團圓圓的「重任」。為了這代表特殊意義的食物能出現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於都人從春天就開始準備擺上團圓桌的魚丸了。

在於都鄉間,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魚塘,那魚塘是做魚丸的源頭。陽春三月把草魚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塘裏,就開始了對魚兒們的悉心照料。魚塘裏的水需要不定期替換,遇到下大暴雨,還要註意排水,怕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另外,還要不時給魚兒們開開小竈。去地裏幹活之余捋一把青草、揪幾片青菜葉子丟入魚塘,把吃不完的香瓜、西瓜切碎來丟進魚塘……為了吃上最勁道最美味的魚丸,力爭讓魚兒們在原生態的環境中長大。

臘月裏,如果在村道上走。總能聽到村民聚在一起歡呼雀躍的聲音。精心照料了大半年的魚塘就要收獲了。誰家今天開塘,一個屋場的人早早得到消息,都圍到魚塘邊上來,撈魚買魚。抽水機「轟隆隆」地響著,不一會兒,魚塘的水去了三分之二,魚們銀色的身姿上下跳躍。撈魚的人身穿水鞋、防水褲下到魚塘裏,隨著一聲聲驚呼,一筐筐活蹦亂跳的魚被撈上了岸。

微信图片_20240928143348.jpg

用家養的草魚做出的魚丸特別鮮美。因此,無論魚的價錢多麽好,魚塘主人總會留出幾條大草魚來做魚丸。把草魚去頭去尾去皮去骨後切成大塊,細細地剁成魚泥,加入一定比例的番薯粉不停地順時針方向攪拌,待魚泥上勁兒後,一手抓取魚泥擠出虎口,一手拿調羹從虎口輕輕地接取魚圓放入清水中,若魚丸能在水中浮起來,說明魚泥和番薯粉的比例合適,就可以繼續做了。如果魚丸不會浮起來,就需要重新調整番薯粉和魚泥的比例。一家子男女齊上陣,不大一會兒,裝著清水的大盆裏滿滿當當漂浮著全是白嫩嫩的魚丸了。將魚丸在開水裏煮過撈起存放或者送給左鄰右舍,一個屋場都被魚丸裏暗藏的幸福包圍。

從前只有在逢年過節時吃的魚丸,如今早已成為於都人餐桌上的必備。魚丸吃法也有了各種變化,可以佐以青菜豆腐煮成鮮美的魚丸湯,也可以過水撈起佐以蘸料,還可以煎炸當零食吃。

微信图片_20240928143345.jpg

無論何時,只要一盤熱氣騰騰的魚丸端上來,頓時讓人眼睛發亮。似乎有了魚丸的餐桌,才叫完美。吃著了魚丸,才能代表團圓美滿。在於都,吃魚丸往往也是尊老愛幼優良傳統的體現。每每魚丸端上來,同桌的年輕人必定先恭恭敬敬盛一碗放在長輩面前。而父母們必定大呼小叫要求早已離席的幼兒們重返餐桌吃上幾個魚丸這才放心。

看著餐桌上那盆加了蔥花、枸杞的熱氣騰騰、清香無比的魚丸湯,看著圍坐品嘗的家人。我眼前似乎又出現了長汀博物館裏的那幅客家人南遷圖……


分享:

於都魚丸

来源:於都文學 作者: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山清水秀的贛南孕育了豐富的客家飲食文化,各種美食五花八門,即使在贛南十八個縣,每個縣也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專屬自己的菜肴。比如在於都,形如白玉的魚丸,一定是出現在餐桌上頻率較高的食物。

我曾經在福建長汀縣博物館裏看到了那龐大的客家人南遷圖。那一刻,仿佛穿越到時空,隨著那饑寒交迫的人群顛沛流離,感受到他們骨子裏的疼、心尖上的無奈。戰爭讓他們不得不遠離家園,拖家帶口朝著未知的地方逃命。逃難路上惡劣的環境,讓他們隨時面臨著骨肉分離。直至他們幾千裏之外的窮鄉僻壤終於獲得了安寧,他們駐紮下來時,對「團圓」的理解有了刻骨銘心的意義。

「溪上青魚鮮,今朝嘗的君家味,一只魚圓值萬錢」,這是「怪才」鄭板橋心中的魚丸;「點化肴羹瑤臺獻,千載毛遂遺風留」,是清人李蟠對魚丸的贊美。在贛南人心裏,「魚丸」肩負著年年有余、團團圓圓的「重任」。為了這代表特殊意義的食物能出現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於都人從春天就開始準備擺上團圓桌的魚丸了。

在於都鄉間,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魚塘,那魚塘是做魚丸的源頭。陽春三月把草魚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塘裏,就開始了對魚兒們的悉心照料。魚塘裏的水需要不定期替換,遇到下大暴雨,還要註意排水,怕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另外,還要不時給魚兒們開開小竈。去地裏幹活之余捋一把青草、揪幾片青菜葉子丟入魚塘,把吃不完的香瓜、西瓜切碎來丟進魚塘……為了吃上最勁道最美味的魚丸,力爭讓魚兒們在原生態的環境中長大。

臘月裏,如果在村道上走。總能聽到村民聚在一起歡呼雀躍的聲音。精心照料了大半年的魚塘就要收獲了。誰家今天開塘,一個屋場的人早早得到消息,都圍到魚塘邊上來,撈魚買魚。抽水機「轟隆隆」地響著,不一會兒,魚塘的水去了三分之二,魚們銀色的身姿上下跳躍。撈魚的人身穿水鞋、防水褲下到魚塘裏,隨著一聲聲驚呼,一筐筐活蹦亂跳的魚被撈上了岸。

微信图片_20240928143348.jpg

用家養的草魚做出的魚丸特別鮮美。因此,無論魚的價錢多麽好,魚塘主人總會留出幾條大草魚來做魚丸。把草魚去頭去尾去皮去骨後切成大塊,細細地剁成魚泥,加入一定比例的番薯粉不停地順時針方向攪拌,待魚泥上勁兒後,一手抓取魚泥擠出虎口,一手拿調羹從虎口輕輕地接取魚圓放入清水中,若魚丸能在水中浮起來,說明魚泥和番薯粉的比例合適,就可以繼續做了。如果魚丸不會浮起來,就需要重新調整番薯粉和魚泥的比例。一家子男女齊上陣,不大一會兒,裝著清水的大盆裏滿滿當當漂浮著全是白嫩嫩的魚丸了。將魚丸在開水裏煮過撈起存放或者送給左鄰右舍,一個屋場都被魚丸裏暗藏的幸福包圍。

從前只有在逢年過節時吃的魚丸,如今早已成為於都人餐桌上的必備。魚丸吃法也有了各種變化,可以佐以青菜豆腐煮成鮮美的魚丸湯,也可以過水撈起佐以蘸料,還可以煎炸當零食吃。

微信图片_20240928143345.jpg

無論何時,只要一盤熱氣騰騰的魚丸端上來,頓時讓人眼睛發亮。似乎有了魚丸的餐桌,才叫完美。吃著了魚丸,才能代表團圓美滿。在於都,吃魚丸往往也是尊老愛幼優良傳統的體現。每每魚丸端上來,同桌的年輕人必定先恭恭敬敬盛一碗放在長輩面前。而父母們必定大呼小叫要求早已離席的幼兒們重返餐桌吃上幾個魚丸這才放心。

看著餐桌上那盆加了蔥花、枸杞的熱氣騰騰、清香無比的魚丸湯,看著圍坐品嘗的家人。我眼前似乎又出現了長汀博物館裏的那幅客家人南遷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