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對連平縣曾經有過深入了解及研究
引子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連平鄉賢丘樹宏先生首倡的「孫中山文化」寫入「綱要」而正式成為國家命題,列入了國家文化戰略!
丘先生此功大焉!
作為孫中山先生家鄉中山市的政務人員,丘樹宏先生策劃、組織和統籌、協調了大量孫中山文化主題的活動和項目,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
2025年2月18日是「綱要」頒布六周年,連平縣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輻射帶動下,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走向富裕。
在丘樹宏先生家鄉連平,發掘了與「孫中山文化」直接或間接的一些史料,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史料一:《國父遺教綱要》
《國父遺教綱要》孫中山年表之辛亥年,四十六歲
--三月廿九日,令黃興、胡毅生、鄒魯等,謀十二次革命於廣州,不克,殉義葬於黃花崗者七十有二人。八月武昌舉義,湖南等十余省響應獨立。由美國取道歐洲,經南洋歸國。中--華--民--國成立,被舉為臨時大總統,改用陽歷。
--三月,溫生才誅滿將軍孚琦於廣州東門外,死之。閏六月,林冠憲、陳敬嶽同炸清提督李準於廣州雙門底,死之。八月,熊志剛,謝少知舉義於連平州,死之。九月,李沛基誅滿將軍鳳山於廣州倉前街。
在孫中山領導下,同盟會的仁人志士為推翻清朝腐敗統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連平人謝少知與梅州人熊志剛於1911年8月,舉義於連平州。事敗後,熊志剛被抓獲,「訊供革命不諱,立即縛赴東門外,梟首示眾,寸剁其屍,死狀甚慘,惟就義時,言笑自若,毫無懼色」,就義時年僅二十歲!
史料二:孫中山第二次北伐
1920年,廣州軍政府重建。孫中山部下陳炯明率領駐閩粵軍回師廣州,驅逐盤踞廣東的桂系舊軍閥,迎請孫中山回廣東重建護法軍政府。
1921年4月,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成立了國民政府,開始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底,再次督師北伐。此次北代軍的主要力量是粵軍許崇智、陳炯明的部隊,以及還有桂軍劉震賽、湘軍譚延闿、魯滌平,滇軍楊希閔、範石生等的部隊,打擊對象是直系軍閥吳佩孚。
1922年5月4日,孫中山發布北伐令。5月6日赴韶關設立大本營,改道從江西北伐。以李烈鈞為北伐軍總司令,分兵三路,取道連平縣,進攻江西。6月13日,北伐軍攻占贛州,直系軍閥陳光遠棄城而逃。北伐軍攻占吉安,直逼南昌。
此次北伐的軍事計劃,由孫中山親自製定,其對連平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連平的地理環境,了解清楚後,決定分兵一路,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江西。
孫中山製定的「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南昌」是極其正確的軍事計劃,取得了不俗戰績!可惜後來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不得不中止這次軍事行動。
1922年4月23日,江西形勢之緊急
--孫文擬聯閩浙牽掣贛省
--李烈鈞遶道入連平
據粵探報吿○孫文抵梧後。曾與粵將領。商定攻贛計畫。
又據香港電。李烈鈞軍隊。在汝城之一部。現己由連平折回。
預計開始攻擊之期:當在五月一日以內雲。
1922年5月6日
--李烈鈞率隊回粵後,第一軍已於四月二十八日抵連平。
1922年5月24日,江西督軍陳光遠報告戰情電:
--又據嶽使號電報稱,孫文北伐軍, 贛軍第二混成旅 ,於刪日由連平進攻龍南羅壩。。。賴世璜親駐汶龍督戰。。。賴世璜不敢拒戰,卽率殘餘部隊狂奔粵境留洞村。
此兩份史料證明,雖然孫中山沒有親自前來連平縣,但其理念對連平縣民是具有影響力的。特別是製定「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南昌」的軍事計劃,其對連平縣是有深入了解及研究的。
百年後的連平縣,得益於鄉賢丘樹宏先生對「孫中山文化」的推動,激發了更多縣民對「孫中山文化」內涵的學習及研究。
引子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連平鄉賢丘樹宏先生首倡的「孫中山文化」寫入「綱要」而正式成為國家命題,列入了國家文化戰略!
丘先生此功大焉!
作為孫中山先生家鄉中山市的政務人員,丘樹宏先生策劃、組織和統籌、協調了大量孫中山文化主題的活動和項目,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
2025年2月18日是「綱要」頒布六周年,連平縣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輻射帶動下,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走向富裕。
在丘樹宏先生家鄉連平,發掘了與「孫中山文化」直接或間接的一些史料,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史料一:《國父遺教綱要》
《國父遺教綱要》孫中山年表之辛亥年,四十六歲
--三月廿九日,令黃興、胡毅生、鄒魯等,謀十二次革命於廣州,不克,殉義葬於黃花崗者七十有二人。八月武昌舉義,湖南等十余省響應獨立。由美國取道歐洲,經南洋歸國。中--華--民--國成立,被舉為臨時大總統,改用陽歷。
--三月,溫生才誅滿將軍孚琦於廣州東門外,死之。閏六月,林冠憲、陳敬嶽同炸清提督李準於廣州雙門底,死之。八月,熊志剛,謝少知舉義於連平州,死之。九月,李沛基誅滿將軍鳳山於廣州倉前街。
在孫中山領導下,同盟會的仁人志士為推翻清朝腐敗統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連平人謝少知與梅州人熊志剛於1911年8月,舉義於連平州。事敗後,熊志剛被抓獲,「訊供革命不諱,立即縛赴東門外,梟首示眾,寸剁其屍,死狀甚慘,惟就義時,言笑自若,毫無懼色」,就義時年僅二十歲!
史料二:孫中山第二次北伐
1920年,廣州軍政府重建。孫中山部下陳炯明率領駐閩粵軍回師廣州,驅逐盤踞廣東的桂系舊軍閥,迎請孫中山回廣東重建護法軍政府。
1921年4月,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成立了國民政府,開始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1921年底,再次督師北伐。此次北代軍的主要力量是粵軍許崇智、陳炯明的部隊,以及還有桂軍劉震賽、湘軍譚延闿、魯滌平,滇軍楊希閔、範石生等的部隊,打擊對象是直系軍閥吳佩孚。
1922年5月4日,孫中山發布北伐令。5月6日赴韶關設立大本營,改道從江西北伐。以李烈鈞為北伐軍總司令,分兵三路,取道連平縣,進攻江西。6月13日,北伐軍攻占贛州,直系軍閥陳光遠棄城而逃。北伐軍攻占吉安,直逼南昌。
此次北伐的軍事計劃,由孫中山親自製定,其對連平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連平的地理環境,了解清楚後,決定分兵一路,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江西。
孫中山製定的「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南昌」是極其正確的軍事計劃,取得了不俗戰績!可惜後來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不得不中止這次軍事行動。
1922年4月23日,江西形勢之緊急
--孫文擬聯閩浙牽掣贛省
--李烈鈞遶道入連平
據粵探報吿○孫文抵梧後。曾與粵將領。商定攻贛計畫。
又據香港電。李烈鈞軍隊。在汝城之一部。現己由連平折回。
預計開始攻擊之期:當在五月一日以內雲。
1922年5月6日
--李烈鈞率隊回粵後,第一軍已於四月二十八日抵連平。
1922年5月24日,江西督軍陳光遠報告戰情電:
--又據嶽使號電報稱,孫文北伐軍, 贛軍第二混成旅 ,於刪日由連平進攻龍南羅壩。。。賴世璜親駐汶龍督戰。。。賴世璜不敢拒戰,卽率殘餘部隊狂奔粵境留洞村。
此兩份史料證明,雖然孫中山沒有親自前來連平縣,但其理念對連平縣民是具有影響力的。特別是製定「取道連平,攻擊贛州,進取南昌」的軍事計劃,其對連平縣是有深入了解及研究的。
百年後的連平縣,得益於鄉賢丘樹宏先生對「孫中山文化」的推動,激發了更多縣民對「孫中山文化」內涵的學習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