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於都客家古文綻放異彩
客家古文進校園。
於都客家古文非遺傳承人肖秋林在表演。
客家古文,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重要遺產,長期流傳在民間,蘊含濃郁醉人的鄉土風味,其中保存著客家民系認同的重要文化特徵,是傳承、維繫客家精神特質的重要標誌,對研究客家語言、民風民俗及文化生活有著重要價值。
2014年,於都客家古文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於都客家古文,是流傳於以於都為中心的贛南客家聚居區的曲藝說書形式,因所演述的內容多為「古人的故事」,故稱之為「客家古文」,俗稱「古文」。
關於客家古文的起源,在過去民間盲藝人中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唐朝李亞仙所編所唱;二說是在某個朝代,皇帝的叔叔是個盲人,終日苦悶不寧,便請人將故事編成唱文唱給他聽,後來皇叔自己學會唱文,並慢慢傳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三說是清代中葉,部分盲人為生計所迫,將聽來的故事編成簡單通俗的順口溜而加以傳唱,後又加上簡易的勾筒伴奏而逐漸流傳。
客家古文的表演,運用贛南客家方言特殊的語言韻味及表現魅力,說唱相間、以唱為主;通常為一人坐著自行伴奏說唱,也有加入多人幫腔、伴奏的形式。表演者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婉轉的聲調唱腔,抒發喜怒哀樂、評述功過是非,古文內容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在藝術特色上,客家古文的曲本體裁為散韻相間體,唱詞格式多為七字句式,隨著故事情節層層展開;常用的曲牌有二三十支,所用唱腔為曲牌基礎上形成的板式腔,具有鮮明的「一曲多唱」特色,一首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復唱;常用的功能唱腔有擅長敘事和抒情的「數板」,有表現悲憤和傷感的「悲調」,有表達歡快活躍情緒的「歡板」與「喜調」,還有「哭板」和「慢板」等。伴奏樂器主要為勾筒,也有加入漁鼓筒、小鼓、竹板、梆子、嗩呐、秦琴等樂器。
客家古文不像有的文學作品那樣直抒胸臆、大聲疾呼,而是以獨特細膩的筆觸和動人的意境,委婉地謳歌真善美、摒棄假惡醜,給人以賞心悅目、有益身心的藝術享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客家古文通過唱本中蘊含的豐富知識以及塑造的各類藝術形象,以廣博的特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讓人得到有益的啟示。
客家古文除眾多的傳統節目外,也有短小的「靜場」節目,俗稱為「十八搭」。內容上,客家古文多為曲折離奇且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內涵豐富。客家古文的思想立意多推崇行善積德、重禮崇學、勤儉持家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優秀品格;同時,鞭撻背信棄義、為富不仁、惡毒奸詐、好逸惡勞等社會不良習氣及醜惡現象,對激勵人們崇尚善良、奮發上進、頑強拼搏,教導人們堅貞不屈、賢慧節儉、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於都縣大力傳承和保護客家古文非遺專案。於都縣文化館對古文藝人的表演進行了搶救性記錄,共錄製古文18部近90集,時長約4000分鐘;位於於都縣城昭忠祠的客家古文傳承所在2023年就參與各類研學活動非遺表演20餘次,接待研學人員萬餘人次,有效提升了傳承所的非遺展示功能,使傳承所成為遊客體驗非遺的景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肖秋林牽頭組建的「雩山韻非遺藝術團」,在全縣各鄉鎮及社區開展以客家古文表演為主的「送戲下鄉」活動,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為保護和傳承好客家古文,於都縣在文化惠民周、端午、中秋、國慶、春節等節慶期間組織群眾文藝演出時,有意識地將於都客家古文這項經典非遺專案編排進去,讓客家古文得到更多展示的機會。不僅如此,於都縣還積極開展客家古文進企業、社區、學校活動,讓於都客家古文大放異彩。
客家古文進校園。
於都客家古文非遺傳承人肖秋林在表演。
客家古文,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重要遺產,長期流傳在民間,蘊含濃郁醉人的鄉土風味,其中保存著客家民系認同的重要文化特徵,是傳承、維繫客家精神特質的重要標誌,對研究客家語言、民風民俗及文化生活有著重要價值。
2014年,於都客家古文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於都客家古文,是流傳於以於都為中心的贛南客家聚居區的曲藝說書形式,因所演述的內容多為「古人的故事」,故稱之為「客家古文」,俗稱「古文」。
關於客家古文的起源,在過去民間盲藝人中流傳著多種說法:一說是唐朝李亞仙所編所唱;二說是在某個朝代,皇帝的叔叔是個盲人,終日苦悶不寧,便請人將故事編成唱文唱給他聽,後來皇叔自己學會唱文,並慢慢傳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三說是清代中葉,部分盲人為生計所迫,將聽來的故事編成簡單通俗的順口溜而加以傳唱,後又加上簡易的勾筒伴奏而逐漸流傳。
客家古文的表演,運用贛南客家方言特殊的語言韻味及表現魅力,說唱相間、以唱為主;通常為一人坐著自行伴奏說唱,也有加入多人幫腔、伴奏的形式。表演者運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婉轉的聲調唱腔,抒發喜怒哀樂、評述功過是非,古文內容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在藝術特色上,客家古文的曲本體裁為散韻相間體,唱詞格式多為七字句式,隨著故事情節層層展開;常用的曲牌有二三十支,所用唱腔為曲牌基礎上形成的板式腔,具有鮮明的「一曲多唱」特色,一首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復唱;常用的功能唱腔有擅長敘事和抒情的「數板」,有表現悲憤和傷感的「悲調」,有表達歡快活躍情緒的「歡板」與「喜調」,還有「哭板」和「慢板」等。伴奏樂器主要為勾筒,也有加入漁鼓筒、小鼓、竹板、梆子、嗩呐、秦琴等樂器。
客家古文不像有的文學作品那樣直抒胸臆、大聲疾呼,而是以獨特細膩的筆觸和動人的意境,委婉地謳歌真善美、摒棄假惡醜,給人以賞心悅目、有益身心的藝術享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客家古文通過唱本中蘊含的豐富知識以及塑造的各類藝術形象,以廣博的特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讓人得到有益的啟示。
客家古文除眾多的傳統節目外,也有短小的「靜場」節目,俗稱為「十八搭」。內容上,客家古文多為曲折離奇且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內涵豐富。客家古文的思想立意多推崇行善積德、重禮崇學、勤儉持家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優秀品格;同時,鞭撻背信棄義、為富不仁、惡毒奸詐、好逸惡勞等社會不良習氣及醜惡現象,對激勵人們崇尚善良、奮發上進、頑強拼搏,教導人們堅貞不屈、賢慧節儉、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於都縣大力傳承和保護客家古文非遺專案。於都縣文化館對古文藝人的表演進行了搶救性記錄,共錄製古文18部近90集,時長約4000分鐘;位於於都縣城昭忠祠的客家古文傳承所在2023年就參與各類研學活動非遺表演20餘次,接待研學人員萬餘人次,有效提升了傳承所的非遺展示功能,使傳承所成為遊客體驗非遺的景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肖秋林牽頭組建的「雩山韻非遺藝術團」,在全縣各鄉鎮及社區開展以客家古文表演為主的「送戲下鄉」活動,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為保護和傳承好客家古文,於都縣在文化惠民周、端午、中秋、國慶、春節等節慶期間組織群眾文藝演出時,有意識地將於都客家古文這項經典非遺專案編排進去,讓客家古文得到更多展示的機會。不僅如此,於都縣還積極開展客家古文進企業、社區、學校活動,讓於都客家古文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