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筆陣

【名家說嶺南·江冰】國慶佳節:說說廣式早茶「四大天王」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10月09日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國慶佳節:說說廣式早茶「四大天王」

觀看《醉嶺南》小視頻,番禺八旬謀叔言及廣式早茶「四大天王」,一時感慨萬千,聯想無數地方文化標志的早餐:

北京豆汁兒,武漢熱幹面豆皮,鄭州胡拉湯,南昌炒粉肉餅湯;對應的還有「上海早餐四大天王」:豆漿油條大餅粢飯團。

福州童年的鍋邊糊,年代久遠,印象已經模糊,但廣州一碗瀨粉瞬間勾起溫暖記憶。

如今廣州新城區已難見海鮮瀨粉,西關有,城太大,隔著天河越秀,有點遠。好似前年去上海,專程尋找粢飯團。

尋常早點卻成地方小吃標志矣。

各地早點,哪有什麼王者?媽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麥、蛋撻、叉燒包。

羊城特色十足的四品早茶點心,蘊藏著無數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在廣州——這座「古今同在、中西交融」的移民城市與海港城市。

美譽的「四大天王」,個個都是卓越不凡的王者,攜帶著各自殊異的文化身份,值得一說。

先說蝦餃。

其靈魂為鮮蝦,內含一個兩個三個剝了皮的鮮蝦,據說西關最大的蝦餃有8到9只之多。

餃子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源起東漢神醫張仲景,由藥物轉化為食物——成為中國人最具有鄉情鄉愁的標志食物。

廣東離中原很遠,離大海很近。

新鮮海蝦與餃子的結合,就是海洋文化與北方中原文化的攜手合作。

再說幹蒸燒賣。

與傳統燒麥大同小異,但就妙在這個「異」字。其為廣式改造,內涵增加,烹飪法調整;名字也稍加變換,燒麥改為燒賣,頗具粵語之妙趣,既傳承又不失個性。

又說蛋撻。

我到廣州第一眼認定屬於西式點心,資料上一看,果然背景複雜,有一個曲折的食文化傳播路徑。

早先屬於葡萄牙點心,後被英國人接受。英國人加以改造,再傳到廣州。而廣式師傅又加以嶺南化改造。

所以,有葡式、英式、廣式蛋撻,各具特色。

最後說叉燒包。

在謀叔眼中,此包可以體現廣州茶樓的水准。餃子包子都屬於中原的文化,但廣式叉燒包不但在餡料上有所變化,而且有一個「開口笑」的喜慶造型。

從潮汕移居廣州多年的林老師不無感慨地說:

——我感覺廣州早茶優秀地方是早已不是早餐那麼簡單;因為其點心的精致、量小、多樣而可以三餐存在。

——我們很多人在粵菜館的午餐、下午茶,都希望遇見茶點,來廣旅遊的人也都喜歡廣州的茶點。其中叉燒包、蝦餃幾乎是大家必點的點心。

——廣府的叉燒包與眾不同,必須夠大、餡足,最重要是「發」,開心到「裂開嘴」,突然耳邊似乎傳來「麥兜」唱的:大包整多兩籠……

由此可見,「食在廣州」內涵豐富,而且與廣東近代崛起文化地位提高、十三行時代、鴉片戰爭、中西交融等等曆史文化背景,均有密切關系。

1843年上海開埠,幾十萬廣東人轉戰上海,帶去粵菜,名聲大噪,以至於上海酒店招廚師必請「鳳城大廚」,鳳城就是廣東順德。

外國人喜食粵菜,直呼「國菜」,一時風靡大江南北。

粵地食物在時空流轉中不斷豐富發展。

最後,「食在廣州」在上海灘叫響,令人矚目。可謂江南反哺羊城,讓食物愈加完美,名揚天下。

因此,我特別希望在廣州廣東嶺南為題材的大眾傳播中——比如影視劇——大力宣揚反複表達粵菜粵食,打好「食在廣州」這手牌。

因為,食物就是最醒目的本土文化標志。

這一點廣州要向上海學習。

上海對本土文化的表達不僅不遺餘力,而且有效到位。

比如,電視劇《繁花》中粢飯團被表達成無以倫比的「神仙味道」。它不僅是汪小姐的最愛,更承載人上海人親切日常的情感。

媒體甚至評價《繁花》的飲食——「藏著被遺忘的上海味道」。

再如,電視劇《黑夜與黎明》中,將「上海早餐四大天王」屢屢提及——當作林少白與巍子兩個難兄難弟情感維系的投射物,相當形象生動,妙用食物細節。

與社會言,發展是硬道理;與家常言,吃是硬道理。珠江邊,小餐廳,大景色,廣府早茶上佳出品,滿滿一桌,襯托「四大天王」。

國慶又上廣州茶樓飲早茶,重溫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光顧粵地「美食之都」的順德菜潮州菜。

聯想廣東各地各有標志性的早點美食,可謂各有千秋,美美與共。

每一樣都有我行走廣東的溫暖記憶,充分呈現了嶺南美食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中秋月色連接國慶陽光,中國雙喜,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尤其慶幸自己落戶廣州,大有吃福:

中西美食聚匯一地,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一杯酒舉起,人生此刻國慶節:

秋風吹不盡,總是嶺南情。祈和平永駐,願祖國昌盛。

2024-10 廣州

【名家簡介】

微信截图_20241009145250.pn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國慶佳節:說說廣式早茶「四大天王」

来源:羊城晚報-雲上嶺南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10月09日

觀看《醉嶺南》小視頻,番禺八旬謀叔言及廣式早茶「四大天王」,一時感慨萬千,聯想無數地方文化標志的早餐:

北京豆汁兒,武漢熱幹面豆皮,鄭州胡拉湯,南昌炒粉肉餅湯;對應的還有「上海早餐四大天王」:豆漿油條大餅粢飯團。

福州童年的鍋邊糊,年代久遠,印象已經模糊,但廣州一碗瀨粉瞬間勾起溫暖記憶。

如今廣州新城區已難見海鮮瀨粉,西關有,城太大,隔著天河越秀,有點遠。好似前年去上海,專程尋找粢飯團。

尋常早點卻成地方小吃標志矣。

各地早點,哪有什麼王者?媽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麥、蛋撻、叉燒包。

羊城特色十足的四品早茶點心,蘊藏著無數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在廣州——這座「古今同在、中西交融」的移民城市與海港城市。

美譽的「四大天王」,個個都是卓越不凡的王者,攜帶著各自殊異的文化身份,值得一說。

先說蝦餃。

其靈魂為鮮蝦,內含一個兩個三個剝了皮的鮮蝦,據說西關最大的蝦餃有8到9只之多。

餃子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源起東漢神醫張仲景,由藥物轉化為食物——成為中國人最具有鄉情鄉愁的標志食物。

廣東離中原很遠,離大海很近。

新鮮海蝦與餃子的結合,就是海洋文化與北方中原文化的攜手合作。

再說幹蒸燒賣。

與傳統燒麥大同小異,但就妙在這個「異」字。其為廣式改造,內涵增加,烹飪法調整;名字也稍加變換,燒麥改為燒賣,頗具粵語之妙趣,既傳承又不失個性。

又說蛋撻。

我到廣州第一眼認定屬於西式點心,資料上一看,果然背景複雜,有一個曲折的食文化傳播路徑。

早先屬於葡萄牙點心,後被英國人接受。英國人加以改造,再傳到廣州。而廣式師傅又加以嶺南化改造。

所以,有葡式、英式、廣式蛋撻,各具特色。

最後說叉燒包。

在謀叔眼中,此包可以體現廣州茶樓的水准。餃子包子都屬於中原的文化,但廣式叉燒包不但在餡料上有所變化,而且有一個「開口笑」的喜慶造型。

從潮汕移居廣州多年的林老師不無感慨地說:

——我感覺廣州早茶優秀地方是早已不是早餐那麼簡單;因為其點心的精致、量小、多樣而可以三餐存在。

——我們很多人在粵菜館的午餐、下午茶,都希望遇見茶點,來廣旅遊的人也都喜歡廣州的茶點。其中叉燒包、蝦餃幾乎是大家必點的點心。

——廣府的叉燒包與眾不同,必須夠大、餡足,最重要是「發」,開心到「裂開嘴」,突然耳邊似乎傳來「麥兜」唱的:大包整多兩籠……

由此可見,「食在廣州」內涵豐富,而且與廣東近代崛起文化地位提高、十三行時代、鴉片戰爭、中西交融等等曆史文化背景,均有密切關系。

1843年上海開埠,幾十萬廣東人轉戰上海,帶去粵菜,名聲大噪,以至於上海酒店招廚師必請「鳳城大廚」,鳳城就是廣東順德。

外國人喜食粵菜,直呼「國菜」,一時風靡大江南北。

粵地食物在時空流轉中不斷豐富發展。

最後,「食在廣州」在上海灘叫響,令人矚目。可謂江南反哺羊城,讓食物愈加完美,名揚天下。

因此,我特別希望在廣州廣東嶺南為題材的大眾傳播中——比如影視劇——大力宣揚反複表達粵菜粵食,打好「食在廣州」這手牌。

因為,食物就是最醒目的本土文化標志。

這一點廣州要向上海學習。

上海對本土文化的表達不僅不遺餘力,而且有效到位。

比如,電視劇《繁花》中粢飯團被表達成無以倫比的「神仙味道」。它不僅是汪小姐的最愛,更承載人上海人親切日常的情感。

媒體甚至評價《繁花》的飲食——「藏著被遺忘的上海味道」。

再如,電視劇《黑夜與黎明》中,將「上海早餐四大天王」屢屢提及——當作林少白與巍子兩個難兄難弟情感維系的投射物,相當形象生動,妙用食物細節。

與社會言,發展是硬道理;與家常言,吃是硬道理。珠江邊,小餐廳,大景色,廣府早茶上佳出品,滿滿一桌,襯托「四大天王」。

國慶又上廣州茶樓飲早茶,重溫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光顧粵地「美食之都」的順德菜潮州菜。

聯想廣東各地各有標志性的早點美食,可謂各有千秋,美美與共。

每一樣都有我行走廣東的溫暖記憶,充分呈現了嶺南美食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中秋月色連接國慶陽光,中國雙喜,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尤其慶幸自己落戶廣州,大有吃福:

中西美食聚匯一地,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一杯酒舉起,人生此刻國慶節:

秋風吹不盡,總是嶺南情。祈和平永駐,願祖國昌盛。

2024-10 廣州

【名家簡介】

微信截图_20241009145250.png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