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頭條>筆陣

【名家說嶺南·江冰】羊城啫啫煲:大排檔出身,啫啫有聲,活色生香

来源:羊城晚報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10月13日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羊城啫啫煲:大排檔出身,啫啫有聲,活色生香

啫啫煲妙用砂煲,大火加熱食材,接近300度高溫烹熟食物。從海鮮到禽肉再到蔬菜,幾乎任何食材都可以成為啫啫煲的主角,適應不同食客口味。

我最喜歡啫啫煲「活色生香,滋滋冒油,啫啫有聲」。

「啫啫煲」,又妙在「鑊氣」,雖然與大火急炒法大致相同,但獨特處在於所有食材烹製均在一個砂鍋裏完成。

全程用大火以至食材熟透且生出香氣,加上砂鍋特質:持續高溫,緊鎖汁液,籠住香氣,保留食材「幹香」口感。

回望歲月,啫啫煲起源並不久遠,屬於上世紀80年代廣州大排檔的產物。

一種具有草根屬性的菜品,因其獨特烹飪方式和香味,迅速獲得了廣東食客喜愛,在粵菜廣府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啫啫煲的製作頗見功夫,並非一鍋煮,而是強調火候和水份的控製以及正確投料順序,只為達至最佳烹飪效果:啫啫有聲,滋滋有味。

不少餐廳還將移動竈臺直接推到食客桌前,將五六分熟的食材——高溫火熱砂鍋打開蓋子繼續投料,比如,料酒蔥姜蒜佐料等等。

此時,新投食材與原有食材碰撞,齊齊親吻高溫砂鍋,溫度讓所有食材共同升華,聲音爆響,香味彌漫一室。

瞬間挑逗食欲,讓你興奮不已,叫一聲好!

投箸下筷,欲罷不能,享受啫啫煲。

那新鮮而豐富的味道,立刻征服你,有點燙嘴,有點香氣撲鼻,氛圍感烘托,美食境界呵。

美食正當時,恰到好處,一分不差,煙火氣讓你陶醉、讓你感動。

曾經在順德,與中山大學民俗學專家葉春生教授——同見現場烹製啫啫煲。煲內烹製完成——煲蓋上後再淋高度白酒,點火燃燒才算大功告成,可謂烈火中誕生。

現場感覺甚是奇妙,至今記憶猶新。可惜,葉教授去年離世,留下一份順德記憶。

廣州大排檔誕生了多種粵菜美食,如今已成經典菜品。

除啫啫煲外,還有極富地方風味的椒鹽瀨尿蝦,以其酥脆的外殼和鮮嫩的肉質著稱。

燒鵝在大排檔中亦十分亮眼,皮脆肉嫩的口感大受歡迎。

同時,孕育成長了一批知名的美食集團。

比如,大名鼎鼎的炳勝餐飲集團。

炳勝正式成立於1996年,從一家小小大排檔起步,已經發展成為廣州知名餐飲集團,旗下擁有多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80年代廣州大排檔的營業時間主要集中在傍晚到淩晨,是羊城「夜經濟」的重要內容。

記得十幾年前,與羊城晚報何龍、廣東財經大學肖璐一起評獎,主辦方要求當晚出結果,工作量不小,淩晨一點收工,即刻去廣州大橋下的大排檔夜宵——

塑料桌子加塑料凳,江邊露天擺攤,臨江一條街比比皆是,熱鬧非凡。但見香氣四溢,爐火正旺,人頭攢動,臺臺滿員。

吹著夜風,聽著市井粵語;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聽熟悉羊城的何龍宏論:

廣州地頭旺不旺,就看深夜大排檔。

大排檔消失,意味著廣州人失去了一個經典的社交場所,也失去了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

在我心目中,廣州大排檔與著名作家章以武老師筆下名篇《雅馬哈魚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大排檔,廣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夜色撩人,晚風習習。

願大排檔歲歲月月,長長久久,福氣滿滿,爐火旺旺,香氣彌漫羊城。

(本文部分照片由著名攝影家葉健強提供,特此致謝。)

2024-10 廣州

【名家簡介】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

【名家說嶺南·江冰】羊城啫啫煲:大排檔出身,啫啫有聲,活色生香

来源:羊城晚報 作者:江冰 时间:2024年10月13日

啫啫煲妙用砂煲,大火加熱食材,接近300度高溫烹熟食物。從海鮮到禽肉再到蔬菜,幾乎任何食材都可以成為啫啫煲的主角,適應不同食客口味。

我最喜歡啫啫煲「活色生香,滋滋冒油,啫啫有聲」。

「啫啫煲」,又妙在「鑊氣」,雖然與大火急炒法大致相同,但獨特處在於所有食材烹製均在一個砂鍋裏完成。

全程用大火以至食材熟透且生出香氣,加上砂鍋特質:持續高溫,緊鎖汁液,籠住香氣,保留食材「幹香」口感。

回望歲月,啫啫煲起源並不久遠,屬於上世紀80年代廣州大排檔的產物。

一種具有草根屬性的菜品,因其獨特烹飪方式和香味,迅速獲得了廣東食客喜愛,在粵菜廣府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啫啫煲的製作頗見功夫,並非一鍋煮,而是強調火候和水份的控製以及正確投料順序,只為達至最佳烹飪效果:啫啫有聲,滋滋有味。

不少餐廳還將移動竈臺直接推到食客桌前,將五六分熟的食材——高溫火熱砂鍋打開蓋子繼續投料,比如,料酒蔥姜蒜佐料等等。

此時,新投食材與原有食材碰撞,齊齊親吻高溫砂鍋,溫度讓所有食材共同升華,聲音爆響,香味彌漫一室。

瞬間挑逗食欲,讓你興奮不已,叫一聲好!

投箸下筷,欲罷不能,享受啫啫煲。

那新鮮而豐富的味道,立刻征服你,有點燙嘴,有點香氣撲鼻,氛圍感烘托,美食境界呵。

美食正當時,恰到好處,一分不差,煙火氣讓你陶醉、讓你感動。

曾經在順德,與中山大學民俗學專家葉春生教授——同見現場烹製啫啫煲。煲內烹製完成——煲蓋上後再淋高度白酒,點火燃燒才算大功告成,可謂烈火中誕生。

現場感覺甚是奇妙,至今記憶猶新。可惜,葉教授去年離世,留下一份順德記憶。

廣州大排檔誕生了多種粵菜美食,如今已成經典菜品。

除啫啫煲外,還有極富地方風味的椒鹽瀨尿蝦,以其酥脆的外殼和鮮嫩的肉質著稱。

燒鵝在大排檔中亦十分亮眼,皮脆肉嫩的口感大受歡迎。

同時,孕育成長了一批知名的美食集團。

比如,大名鼎鼎的炳勝餐飲集團。

炳勝正式成立於1996年,從一家小小大排檔起步,已經發展成為廣州知名餐飲集團,旗下擁有多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80年代廣州大排檔的營業時間主要集中在傍晚到淩晨,是羊城「夜經濟」的重要內容。

記得十幾年前,與羊城晚報何龍、廣東財經大學肖璐一起評獎,主辦方要求當晚出結果,工作量不小,淩晨一點收工,即刻去廣州大橋下的大排檔夜宵——

塑料桌子加塑料凳,江邊露天擺攤,臨江一條街比比皆是,熱鬧非凡。但見香氣四溢,爐火正旺,人頭攢動,臺臺滿員。

吹著夜風,聽著市井粵語;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聽熟悉羊城的何龍宏論:

廣州地頭旺不旺,就看深夜大排檔。

大排檔消失,意味著廣州人失去了一個經典的社交場所,也失去了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

在我心目中,廣州大排檔與著名作家章以武老師筆下名篇《雅馬哈魚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大排檔,廣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夜色撩人,晚風習習。

願大排檔歲歲月月,長長久久,福氣滿滿,爐火旺旺,香氣彌漫羊城。

(本文部分照片由著名攝影家葉健強提供,特此致謝。)

2024-10 廣州

【名家簡介】

江冰,文化學者,專欄作家,文藝評論家。廣東財經大學教授、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州都市文學與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廣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廣州城市形象品牌顧問。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銳批評家、廣東省十大優秀社會科學科普專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最有影響力學者。著有《浪漫與悲涼的人生》《中華服飾文化》《新媒體時代的80後文學》《酷青春》《這座城,把所有人變成廣州人》《老碼頭,流轉千年這座城》《嶺南鄉愁》等。


分享: